新闻 >> 正文

工人日报:“谁让谁吃亏” 你我都身在其中

2012-12-20 14:19:27 来源:工人日报

近日,救护车在路上得不到避让致使伤者身亡的新闻,引发全社会关注。这一事件折射出的社会公众礼让精神的缺失,也引起了广泛讨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题为“我们社会为什么缺少礼让精神”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2.7%的受访者明确表示认同当下生活中“谁让谁吃亏”的说法。(12月18日《中国青年报》)

不单是认同,而且都感同身受。乱成一团、堵成一堆,谁也不让谁,谁也走不动。这种现代都市生活场景,相信很多人时常在城市的某个十字路口,或目睹,多亲身遭遇。每一个体都在嘴上和心理埋怨着别人为什么不能让一让。但真到了自己,却也是见缝就钻,寸步不让,能进一尺,绝不走一寸。最后的结果是,自己和别人统统堵在了里面。

这么多年了,像被鲁迅先生所痛斥的随地吐痰等一些国民劣根性,一直在我们的公共生活中顽强地存在着。六成国人都认同的“谁让谁吃亏”,显然也在其中。从表面上看,是社会转型期国民公共精神和规则意识的缺乏。从更深一层看,也有其内在的文化根源。就像有人所说,“潜规则盛行之下难有文明素质”,制度不完善是国民不文明的关键所在。比如说,在交通礼让问题上,在大街上我们经常看到0牌、公检法司等公车闯着红灯呼啸而过。这就是一种特权,一种潜规则,一种制度的不文明。公权力如果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而是以高人一等的态度,带头破坏大家应该共同遵守的交通规则,那“谁让谁吃亏”只能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心照不宣的大多数人都认同的潜规则。

对于“谁让谁吃亏”的社会心理,茅于轼先生在其《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中分析说,在混乱的十字路口如果某人决定改变一下自己的行为,采取礼貌谦让的态度,结果将如何呢?他原本是一位先知先觉者,可是他一个人的礼貌谦让不会改变其他人的行为,马路上仍旧是一团混乱,最后他只好和其他人一样,冲向那已经乱成一团的道口。

那么,“谁让谁吃亏”的困局到底该如何化解呢?笔者认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想真正从根本上对国民素质进行提升,尚需从一个宏大的背景下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国民公共空间和公共精神,尚需要一个多向度的规则和制度文明来直面那些“活着的传统”,洗涤隐性社会下的诸多潜规则。(石敬涛)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
  • 地 区
  • 职 位
  • 年 薪
  • 截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