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正文

员工“忠诚度”的另一面

2012-12-04 12:26:04 来源:21CN

某人力资源服务商发布的《2013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85后员工离职率为22%,远高于整体16.7%的离职率。其中,“对薪酬福利不满意”仍是员工主动离职的重要原因。人力资源行业分析师认为,85后以及90后这些新生代员工更注重自我实现,他们职业观念多变,对企业忠诚度较低等。(11月30日光明网)

对于员工离职和薪酬不满意现象,人力资源分析师称: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不够,只能是一句片面之词。任何国家制度下,都存在厂、矿、企事业单位,广义上看也都存在领导和员工。这份调查只考量了员工,没有考虑领导。只考虑了员工的不满意,而没有考量领导的满意。也就是说,这份调查没有考虑收入的差距。所以只能是一句片面之词。

这句话还有一个最大的瑕疵,这句话会在“领导”和“员工”两个层面上产生两种不同的反映。“忠诚度”不够,会让领导认为,他们的员工不敬业、不爱岗,还有可能诱发一些领导对员工产生“刁民”的猜疑。“忠诚度”不够,也会让员工产生逆反心理。一线工作,收入微薄,居然落下哥“忠诚度”不够的罪名,极有可能导致“仇官”、“仇富”的社会情绪。在我国收入差距悬殊的今天,用“忠诚度”不够来指责员工,不亚于煽风点火,惹起民愤。

忠诚是一个热血沸腾的词,原本是指一个人对国家、对民族,或者对企事业单位,有着高度奉献精神的一种盛赞。单一看“不满意薪酬”、和员工离职,就冠以员工“忠诚度”不够,完全可以说是制度下的病态语种。用俗话说: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用党的话说:就是官员没有了解百姓的疾苦。

收入分配差距悬殊,已经是我国上下公认的社会问题,是导致社会矛盾、群体事件的导火索。作为“人力资源分析师”,不能看到员工离职、员工有意见的根源所在,或者不愿意看到根源所在。用这样错误的观点和判断,发布于众,只会平添社会矛盾,甚至是误民、误国、误党。

我国收入分配改革,虽然历经了8年的尴尬之旅,但还是浮出了水面,还是让公众看到了希望。有关专家明瑞提出的控高、扩中、提低的六字方针,也是中肯的基于国情的考量。美丽中国,小康社会,这是党的追求,也是党的要求。作为人力资源专家,或者政企官员,都应该认清时务。并在收入分配问题上,公正、公开、公平的实践。切实把财富分配的“蛋糕”切好;切实保证各方利益;切实保护员工(人民)利益。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

相关内容

  • 地 区
  • 职 位
  • 年 薪
  • 截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