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正文

人力资源蓝皮书:我国经济增长拉动就业能力下降

2013-10-10 17:40:58 来源:一财网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的最新研究显示,我国经济拉动就业能力下降,就业总量压力仍然较大。

10月10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发布《人力资源蓝皮书: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3)》(下称“蓝皮书”)。蓝皮书呼吁,贯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增强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重点人群就业和创业。

经济拉动就业能力下降

蓝皮书指出,充足的就业机会是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前提,但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国内外拉动就业的整体经济环境存在不利因素。

蓝皮书分析,从国际上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国际劳工组织认为,2013年全球金融危机已进入第五个年头,发达国家和阿拉伯国家仍处在危机当中,经济增长很小,甚至负增长;未来几年中,全球失业人数还将继续增加,发达经济体就业率需要到2018年才能回到危机前的水平;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在“十一五”期间实际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预计未来增速将有所放缓,个位数的增长速度将可能成为常态。

蓝皮书称,目前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仍然较大。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每年需要就业的城镇劳动力超过2400万人,但目前每年只能提供就业岗位1200万个左右。而且,重点人群就业任务繁重,“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700万人。我国农村还有1亿多富余劳动力,每年需要转移就业800万~900万人。同时,2亿多农民工中还有很多人工作岗位并不稳固。

蓝皮书称,在面临就业总量压力的同时,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主要原因是劳动者能力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适应。

蓝皮书分析,一是我国劳动者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美国、日本、英国劳动力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分别达到了61.1%、39.9%和31.9%,而我国仅为7.4%.在全国就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比重占到70.3%,大学以上学历仅为12.94%.据2012年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目前我国职工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95年,其中52.7%的职工受教育程度为中专及以下,具有初级职称及没有职称的职工高达76%,仅34.6%的职工在结束上一份工作后接受过技能培训。 二是我国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目前,劳动力市场对中级以上技工的供求倍率一般在1.3~1.4,短缺程度严重的地区高达1.6,全国技工的供需缺口在2200万~3300万人。我国技能劳动者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不足13%,仅为城镇从业人员的1/3.全国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比例仅为4.8%.

“尽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开始下降,但劳动力供给总量充足,劳动参与率仍处于高位水平,经济活动人口的总量还没有大幅减少。因此,中国劳动力供给的总量压力仍然很大。”蓝皮书说,由此可见,加强职业能力建设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的迫切任务。

就业短期化现象突出

蓝皮书指出,就业稳定性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稳定的就业往往意味着较好的薪酬、较好的工作环境、较好的事业发展前景等,而频繁更换工作往往意味着对现有工作的不满,也影响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升。

根据怡安翰威特调查结果,中国员工平均流动率为15.9%,在全球处于高位。流动率较高的行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其基层员工流动性较大。这一方面,是由于岗位的可替代性较强,企业保留员工所做的工作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生活成本普遍上升,加速了低技术、低收入人群不断向更高收入岗位或者生活成本更低地区流动。

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呈现出“短工化”趋势,表现为工作持续时间短、工作流动性高。65.9%的农民工更换过工作,25%的人在近7个月内更换了工作,50%的人在近1.75年内更换了工作。农民工平均每份工作的平均持续工作时间都不长,在两年左右,而两份工作的时间间隔长达8个月。

而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2010年对四川、辽宁、湖北、湖南四省的成都、沈阳、岳阳、鄂州、眉县五个城市的300余户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调查,这些企业每户平均雇佣137名员工,其中当年通过各种途径招聘录用的人员达到51人次,在小企业工作两年及以上的员工仅占员工总数的55%左右。

蓝皮书说,刚毕业大学生的就业稳定性也让人担忧。根据麦可思的调查,2011届全国大学毕业生有41%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比2010届上升了7个百分点。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高于本科毕业生,有52%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内发生过离职。“211”院校学生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19%,非“211”本科院校为31%.

就业歧视现象仍较普遍

蓝皮书指出,目前,就业歧视仍是我国就业市场的突出问题,它影响了公平就业环境的建立,也制约了我国就业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蓝皮书分析,我国的就业歧视问题有其特殊性。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体制分割尚未被完全打破,进而出现了形式多样的就业歧视现象,尤其是重点群体遭遇的就业歧视十分突出,使得就业更加困难。

蓝皮书说,就业歧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户籍歧视,主要针对流动人口,许多岗位只对本地户籍或非农业户籍开放,农民工会因其农业户籍而遭受歧视;二是年龄歧视,许多用人单位在人员招募中设立了年龄限制,但又缺乏必要的理由;三是性别歧视,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以及生育需要中断工作等,女性在劳动力市场遭受歧视现象比较严重。

此外,院校歧视问题日益突出。用人单位在招聘高校毕业生时,更加看重本科毕业的院校,往往硬性要求非“211”或“985”高校毕业的学生不录用,是典型的“出身论”,甚至在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过程中也存在歧视现象,在就业体检环节,国家明确禁止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进行乙肝检查,违规单位最高可罚款1000元,但有些用人单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我行我素”。

如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调查发现,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所涉及的9762个岗位中,由于存在制度性的健康歧视和年龄歧视规定,两种类型的就业歧视比例均为100%.

蓝皮书认为,一些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就业歧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缓解,户籍歧视、性别歧视、工作经验歧视、地域歧视、残疾人歧视等就业歧视现象仍然非常普遍。同时,又产生了一些新的就业歧视现象,即由代际传递导致的身份歧视,“官二代”“穷二代”现象愈演愈烈,造成新的市场分割和新的就业不平等,严重制约了就业质量的提高,迫切需要制度求解。

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大,且总体素质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就业歧视提供了便利条件。在经济下行、就业市场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各种显性或隐性的就业歧视现象往往会有所抬头,劳动者更容易体会到不公平感,个别人群就业难度会加大。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