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金融时报》针对基金业进行了一次调查(需要付费才能阅读)。结果发现,整个金融领域内“充斥着”性骚扰。仅从具体数字来看,就有百分之二十八的女性受访者声称自己曾经遭遇到骚扰,更有高达百分之五十四的人员认为自己面临过不恰当行为的威胁。
实际上,相比上述统计数字,金融业内女性需要面对的实际情况甚至更为严峻。一位受访对象指出,每当所在团队在业务竞争中失利,自己就会受到为什么不穿条更短些的裙子之类的无理指责。另一位受访对象则声称,只有在穿着比较朴素——戴上眼镜、身着羊毛衫并将头发盘起来——的时间,自己才能够得到周围同事的认真对待。一位女性业者告诉《金融时报》:“在某些资产类别中,男性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这就意味着,具体到行为以及文化方面,女性员工可能会产生被疏远的感觉来”。
那么,究竟是什么具体原因导致金融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如此严重呢?一种显而易见的解释就是,几乎没有女性能够担任高层领导职务,并且业内在歧视女性方面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传统。由于该行业内的竞争非常激烈,并且不仅仅局限于公司之间,企业内部也没有例外。这导致同事之间无法建立起真正友谊,或者实现平等相待。毕竟,如果人们处于一个全体都在力争上游的竞争环境中,各种上得了台面以及上不了台面的手段必然就会被使用到。而在当前世界里,如果想干掉一名女性的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她当作一件物品来对待。
我也在猜测,仅从该业务纯粹而抽象的本身来看,它的实际诱惑力到底有多大,会让如此多的女性趋之若鹜。毕竟,基金经理本身并无法制造出任何实际产品来。具体而言,他们的工作只不过是将其它人的资金挪来挪去。他们制造出来的产品——纸面上的数字——是如此抽象,以至于让周围的所有事情都被当作物品而不是人来对待了。简而言之,如果还想继续保有自己人性的话,就不应该将所有时间都耗费在一台彭博终端上。实际上,这种做法就属于很糟糕的情况。而且,我们已经发现,这种仅仅将资金看着屏幕上的数字,而不是家庭、储蓄或者退休金的模式,显然属于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最简单做法。
毕竟,如果不需要考虑到人性方面后果的话,事情处理就会变得容易了不少。不过,它也意味着危险程度上升很多。
当然,性别歧视也并不属于金融业内独有的现象。实际上,技术部门中也一直存在女性员工数量不足很难招募的类似问题。就在本星期的节目中,美国在线下属的TechCrunch公开展示了一个叫做拍照看乳房(Titstare)的所谓卡通应用程序以及一个假**的演示程序;这意味着,所有试图消除性别歧视的努力都变成镜花水月。尽管主办方已经做出了道歉,但我们还是应该深入探究一下,为什么还会有人认为这种做法属于非常好玩的事情呢。
尽管已经过去了长达二十年的时间,但我们在消除此类态度方面获得的进展依然非常有限。更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已经将更大的压力放在要求女性改变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让男性进行同样工作上了。一直以来,女性解放运动总是希望可以安抚男性。这让她们始终坚持提高女性地位不会付出很大代价几乎不会产生任何变化的观点,以试图说服男性不必害怕这件事情。显然,如果我们提出的要求很少,得到的成果自然也不会太多。
此外,哈佛商学院还透露,在努力减少性别歧视的,只要性别平等政策开始得到认真执行,男性就会发出抱怨之声。在本次调查中,《金融时报》发现:由于年轻女性特别脆弱,因而往往会被大量吸引到金融业之类她们以为不会介意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工作环境中——直到自己发现这种情况确实需要介意为止。
至于这场调查,最让我惊讶的部分则是它的标题:基金市场中“令人震撼”的性别歧视。这种情况令人震撼?实际上,只有故意装作看不见的人,才会被这些多年以来众所周知的现象所震撼。就个人而言,除了发生真正改变的日子已经到来,我才会感觉到震撼。(Margaret Heffer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