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的改善,应该通过推进制度改革来实现,而非加剧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对立。允许医生自由执业的改革道路艰难而漫长,但若不推进变革,在目前医患信任解体的情况下,连恩青不会相信“医生已尽力医治”,而医生也无法向他解释,“从西医角度,他的鼻子只能治到这一步了。”
2013年10月26日,这一天是王云杰女儿18周岁的生日,他曾向女儿承诺过要送她一份成年礼物。
然而之前一天,王云杰,这位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院(下称“温岭医院”)耳鼻喉科的主任医师,不幸罹难于一场医暴事件—一名患者带着榔头和匕首闯入医院行凶,致医务人员一死两伤。
悲剧引爆了医疗业界维护医护人员安全的集体呼声。10月28日,数百名身穿白大褂、戴着口罩的温岭医院医生、护士聚集在医院内的小广场上,呼吁关注医疗暴力与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其他兄弟医院纷纷声援,网络上亦有上百家医疗机构支持。
新医改启动已经5年,但医患冲突仍不时上演。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全国多地至少发生了19起严重的袭医事件。或许,这些孤立的事件都有各自的偶然性,但他们的背后仍然是积重难返的医患矛盾。
诀别
在温岭这座县城里,医疗资源并不像它的民营经济那么发达—基层医疗羸弱,三级医院仅有两家。其中,三级乙等医院温岭医院的规模最大。2011年,温岭医院的门诊人次达到116.8万,而温岭市的常住人口也就136.68万。
温岭医院成立于1942年,它镶嵌在老城区的中心,以门口矗立的白求恩雕像为标志。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温岭医院对于这座城市的意义,就和它的位置一样重要。而在过去,这里从未有过医生因为医疗暴力而罹难。
10月26日,血案发生次日,温岭医院降下院旗;在医院正门、住院部及输液厅3个入口处挂出黑底白字的悼念横幅;又将逾300平方米的自行车棚临时布置成了王云杰的灵堂。
下午2时,吊唁活动开始。灵堂门口不断有医护人员以及闻讯赶来的社会人士进出,大多数人会在门口领一支医院提供的白菊,进门、鞠躬。
“我找过王(云杰)大夫好几次。他不是那种容易让人产生心理压力的医生。他总是咧着嘴,说话风趣,让人很有好感。”一位赶来吊唁的个体经营户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出生于1967年的王云杰在家中排行老三,一位与他熟稔的护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王的一个妹妹在5岁时高烧夭折,当时全家人极度伤心,王因此自小就有成为医生的意愿。
1986年,王云杰参加高考,成绩名列前茅。当时他的父亲希望儿子未来能够谋求一份教职。但王云杰自己修改志愿,报考了浙江医科大学(后并入浙江大学)。
1990年,王云杰进入温岭医院耳鼻咽喉科工作。该科一位与他共事多年的医务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说:“王教授与人交流时有着一种特殊的能力,他愿意像哄孩子一样哄着病人,‘化怨气为浆糊’。”
这使得王云杰在前几年被提任为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处理医患纠纷成了他的工作内容之一。“当时曾听到他说事情繁复,晚上也常接到调解电话,睡不好觉,头发白了不少。”上述医务人员说。
然而,这位被同事认为善于调解医患纠纷的医生,最终竟然惨死于一场医患纠纷。
“两天前的25日是这个医院建院72年来最不幸的一天。”10月27日,温岭医院院长陈军政在医院内部通报会上直言。
陈军政大约是在10月25日上午8点30分接到王云杰遇害的电话的,对方说“王云杰被人捅了,不得了”。“我的第一反应是有生命危险,于是赶紧跑到急诊室。但等我赶到,王教授的情况已经危急。而且,一共有3位医生受伤。”陈军政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忆。
这场针对3位医生的大抢救共有200多位医务人员参加,温岭医院还试图邀请台州医院、温州医学院的专家远程指导。一位曾参与急救的护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抢救就在急诊室,我们连手术室的一张空床位都没来得及找到。他(王云杰)被送来时,瞳孔散大、没有脉搏……但我想,这是在自己的医院,肯定还能救。”
“等他的血被擦干净,可以看到,全身被戳中数刀,三刀是要害部位,而最大的伤口就和呼吸气囊的通气管一样粗。因为场面太凄惨,我身旁的同事甚至忍不住不断哀叫。”
11点08分,王云杰最终被宣布死亡。“当决定放弃时,我和另一个同事说,我们最后去帮王教授擦一擦吧。我和她都穿上隔离衣,她擦身体,我擦头部。那时,呼吸机已经拔掉,但插头还插着。我把他的头摆正,轻轻地擦拭额头、双颊、颈部,一边擦一边哭,不想停下,直到后来被同事拉走。”前述护士说。
在这座拥有2252名职工的三级乙等医院,近1/10的员工直接参与了当日的抢救,而目击者无数。“那天晚上,我一宿无眠,只要一合上眼睛就会看到王教授躺在那儿。”很多护士都这样说道。
最悲惨的一天
10月27日晚,温岭市公安局政委杨德明对温岭医院职工通报了警方的先期调查结果:
犯罪嫌疑人连恩青,男,33岁,温岭市箬横镇浦岙村人。10月25日上午7点半左右,他从箬横的家中出发,乘坐公交车来到太平街道,随身携带了榔头与匕首。
8点25分,连恩青进入温岭医院耳鼻咽喉科,见王云杰主任正在上班,便进入其门诊室,在其身后稍作停留,随后使用榔头朝着他的身后重击三四下,致使榔头手柄断裂,接着,拔刀捅向王医生。
在温岭医院的急诊大楼第5层,整个楼面只有两个门对门的科室—耳鼻喉科与口腔科,中间的走廊连着楼梯。
这两个科室的内部结构相似,中间是两排座位,为病人的候诊区,两边各自被隔成了若干个门诊室。唯一的区别在于,耳鼻喉科的门诊室因为装了门而显得相对独立。
通常,两个科室每天都有四五名医生上班,但没有保安常驻。而医生的头像、看诊信息等被制成卡片,置于各自科室大门外的墙上。
10月25日,周五,王云杰坐诊,他的门诊室是紧靠耳鼻喉科大门的第一间。
“8点30分左右,我在房间里听到吵架声,便准备出门调解。”10月26日下午,时代周报记者在病房里见到了在此次弑医暴行中受伤的另一名医生王伟杰。60多岁的王伟杰从温岭医院退休后又被返聘。
王伟杰回忆,他一开门便看到王云杰从自己的门诊室逃出来,穿过走廊,进入口腔科躲避。行凶者紧随其后,朝他背上刺了两刀。
王云杰之所以没有逃下楼去,王伟杰认为,应该是考虑到口腔科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希望到人多的地方寻求帮助。
王伟杰立即跟了过去,试图与行凶者对峙。“他一看到我就放话说‘你死来拔,我就捅你’(温岭方言,意思为,如果你来制止,我就连你一起捅)。”
眼看凶徒的刀刺向自己,王伟杰往后退了一步。但刀尖还是划过了他的胸口。紧接着,凶手对着王云杰又是一刀。
“这一刀下去,王云杰就倒在了地上。凶手的匕首有30厘米长,他乘机从上往下,连扎好几刀,刀刀凶残,就像捅稻草人似的。” 王伟杰回忆说。
而这时,王伟杰发现了一旁摆着医疗用品的医用推车,他推起车,将连恩青往口腔科门外“撵”。另一位医生蔡敏秋见状也上前帮忙。
双方就着推车对峙了五六个回合后,凶手转身逃跑。“这时,我看到躺在脚边的王云杰,他的血从嘴巴里飚了出来。”王伟杰说。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10月25日上午,口腔科和耳鼻喉科内实际上还有不少其他病人和医生。而据一些在场者解释,突如其来的状况让很多毫无防备的人发蒙;同时,整个搏斗过程不过一两分钟,除了推车的响声,没有人呼救。于是,没有更多人为王云杰挺身而出。
而当凶手逃跑后,王伟杰立即尾随,并在3楼碰到了两位保安。“快,前面有个凶手。”他向保安求援。
然而,由于当天是工作日,病患甚多,保安又不认识凶手,很快就走错了方向。而王伟杰一边用手按住伤口,一边跟踪,先下五层楼,再穿过输液大厅,直至跟到放射科门口,通知了那里的两个保安。
随后,王伟杰赶往急诊室寻求治疗。而没多久,CT室副主任江晓勇也被人推来,躺在他的身边。据放射科的一位医务人员描述,凶手找到江晓勇后,问他是不是林海勇,尽管后者予以否认,但凶手的刀仍然向他捅去。
江晓勇则握住凶手的手腕,夺走匕首,并和一位前来看病的老人以及赶来的保安一起将对方制服。整个过程中,江晓勇身中三刀,位置凶险,但胸口佩戴的个人射线计量仪和兜里的手机意外地保护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