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回应“医院百强榜加剧看病难”——
近期,一份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全国最佳医院和专业排名”引起广泛热议。大部分医务人员和患者认为这份排名与自己心中的预期基本一致,也有一些评论认为评价标准还有改进空间。
作为与每个老百姓休戚相关的民生行业,医疗领域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着许多人的神经。排名对患者就医有哪些实际帮助?制定排名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排名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本报记者昨天专访这份榜单的科研团队核心人物、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
文/记者 贺涵甫
挑选专家不存在“集聚”
《广州日报》:最近,由您和您的团队制作的“全国最佳医院排名”引起热烈讨论。
高解春:其实我们每年都要发一次排名,从2009年以来从来没有中断过。可以说,这是国内首个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和最佳医院排行榜。
这四年来,榜单愈发受到全国各大医疗机构认同。只要看参与打分评选的专家组成员,从最早的1824人到今年的2570人,选票有效回复率从44%到61%,投票数量大幅提升,业内大部分同行对这个排名还是比较认可的。
《广州日报》:今年的榜单和去年相比有哪些地方不同?
高解春:今年最佳专科排行榜增加了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两个项目,专科评价数量由28个增加到30个。主要是考虑老龄化趋势和人们对康复理疗的越来越重视。
《广州日报》:如何保证这份榜单的客观公正?
高解春:作为第三方评审机构,我们不会直接参与。我们所做的,就是保持所有评价指标的稳定性。比如,每年发放给专家的同行评议问卷不变、资料收集方法不变、统计分析方法不变、整个设计的思路不变。
医疗行业在中国从来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领域。从这份榜单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不断有人“拷问”排行榜“凭什么评”、“怎么评”。但我相信贵在坚持,只要方法学正确,公平公正,工作细致、规范,排行榜就会赢得愈来愈多专家和百姓的尊重和信任。
《广州日报》:有人提出,参与打分的这2570名专家,是否会存在着一种集聚效应,从而对某些发达地区医院比较有利?
高解春:我们已经建成的专家组数据库非常庞大,从这个数据库中,我们按照东、中、西三类地区每个专科随机抽取51位专家作为信函调查或Email调查的对象。特定专科中专家数量不满51名的,按实际专家数量列入调查对象范畴。
专家提名第1位的,计12分;提名第2位的,计10分;提名第3位的,计9分;提名第4位的,计8分;提名第5位的,计7分;提名第6位的,计6分;提名第7位的,计5分;提名第8位的,计4分;提名第9位的,计3分;提名第10位的,计2分。
以神经内科为例,51名神经内科专家中,有35位专家提名某医院,其中20位提名第一,6位提名第二,5位提名第三,3位提名第四,1位提名第五,则该医院神经内科专科的等级分为20×12+6×10+5×9+3×8+1×7=376。
引入“专科声誉评估法”
《广州日报》:说到评选的标准,也就是您刚刚提到的“怎么评”,这份榜单有哪些指标参照?
高解春:我们使用的是以“专科声誉评估法”的方式,再辅以SCI论文影响因子总值、国家级获奖情况等要素制定评选方法。
其实,这种方式并不是我们先想出来的,国际上已经有成功的先例。这个评价体系的核心,就是建立一个有效、懂行的“全国专家库”。我们目前的这个专家数据库中,包括了中华医学会各专业学科的全国委员会委员、中青年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具有相当广泛的代表性。
这样做,也是为了让国内最懂医院、最了解医院的人来给医院打分。
《广州日报》:对于在评价体系中考虑SCI论文数量和国家级奖项问题,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即有国家级学科带头人或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医院因为论文数量等因素没有入选?
高解春:在整个评分中,论文是考虑的因素之一,但并非主要标准。占总分80%的是医院的声誉,也就是它的临床能力,这个和患者切身利益相关。因此,论文数量和荣誉奖项对医院最终排名影响并不大。
医院的声誉指数是医院最后的生命力,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品牌内涵,有历史沉淀。就比如在国内,患有眼疾的病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去广东求医,有时候甚至成了一种潜意识里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