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已经探索家庭医生服务4年多,从最初的53家试点社康中心,发展到了目前的549家社康中心、2024名家庭医生为社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服务,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的家庭达到23.2万户。昨日,广东省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工作启动会议在深圳召开,记者了解到,为全面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深圳将探索卫生经费按人头支付的管理制度和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的医保制度,通过加大对社康基本医疗服务的补助和降低个人支付比例等手段,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到社康首诊,使家庭医生真正成为居民健康服务和卫生经费管理的双重守门人。
2009年,深圳开始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项目试点。4年多来,深圳家庭医生服务量稳步上升,累计为签约家庭提供了245万人次服务,家庭医生服务重点人群覆盖率达到42.6%。不过,由于社区全科医生不足、社区医疗技术力量薄弱等方面的原因,家庭医生服务的全面推进并不顺利。市卫人委妇社处处长张英姬介绍,目前,卫人委正联合发改、财政、社保、人事编制等部门共同研究出台财政、医保、编制、技术等相关配套政策,对家庭医生责任制工作予以进一步完善。
在加大财政投入方面,将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和费用控制机制。张英姬说,“各区财政要建立家庭医生责任制专项经费并纳入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合理确定本区家庭医生专项工作补贴标准。”同时,要探索卫生经费按人头支付的管理制度,使家庭医生真正成为居民健康服务和卫生经费管理的双重守门人。
深圳家庭医生服务是否会采取定价收费的方式?张英姬表示,根据分析,目前家庭医生服务定价收费存在居民健康需求差异大、难以确定统一的项目及其成本、定价没有经验可参照、居民缴费享用服务的意愿不强等障碍而难以实行。不过,卫人委正在与市财政委商议,把家庭医生服务作为独立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补助,或将家庭医生服务中的基本公卫服务内容纳入深圳基本公共卫生经费提高补助标准中,激励社康中心医务人员更好地开展家庭医生服务,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
同时,为了吸引更多居民进社区首诊,还将进一步改革当前医保政策,推动建立全部参保人员的社区首诊制度。据悉,针对目前社区首诊局限于特定人群、难以对综合医保参保人员实行社区首诊政策这一现状,将探索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的医保制度,降低签约患者个人支付比例,使家庭医生能够以较低的收费和医药费用自付比例吸引社区居民,或者结合医保费用家庭统筹理念,建立家庭医生服务新险种,实现社区首诊、专科转诊。这意味着通过医保政策的改革,到社区首诊看病的医疗费用将进一步降低。 (记者/向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