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 旭
日前,有媒体报道GSK(葛兰素史克公司)已经选择退出外资制药企业在华最大的行业协会RDPAC(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对此,GSK中国有关人士表示:“GSK认同RDPAC的目标,积极抵制贿赂和腐败行为,并支持中国的医疗改革。考虑到正在进行的调查,为避免影响RDPAC的正常工作,GSK决定暂时主动退出RDPAC。”
RDPAC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接到GSK关于退出RDPAC的申请后,我们当即予以批准,并将密切注意相关调查的进程和结果。RDPAC始终坚持商业行为应遵循最严格的伦理准则,并希望所有成员企业能够全面贯彻执行我们的行为规范。”
另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虽然现在尚不能确认GSK是否违反了RDPAC的药品推广行为准则,但目前该公司正在接受调查,未来一旦调查结论定性其贿赂属于公司行为,如果GSK仍为RDPAC会员,依据相关章程定,该公司将受到RDPAC的处分。鉴于目前比较尴尬的处境,对双方来说,GSK暂时主动退出是比较好的选择。
还有消息分析认为,退出RDPAC是GSK撤出中国的前奏。这种可能性可谓微乎其微。因为就在前不久,GSK首席执行官安伟杰(Andrew Witty)爵士在向分析师和媒体通报GSK今年三季度的财务业绩时指出:“虽然今年三季度公司在中国的处方药和疫苗销售同比下降61%,但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为中国患者提供药品。公司也将继续全力配合中国政府的调查,并尊重相关法律及调查流程。中国政府部门所调查的公司有关行为严重违规,我们对此类行为绝不姑息和容忍。这种行为完全违背了我们的价值观及我个人的信仰。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未来需要重新取得中国民众的信任,GSK将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我们支持中国政府确立的‘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这表明政府决心确保中国人民享有全面的医疗保障。我们支持中国政府的决定,并准备致力于推动药品价格更符合中国人民的购买力。我们始终专注中国市场,仍然相信GSK现有及未来的药品和疫苗能为中国民众的健康做出贡献。”
另有分析认为,GSK想重夺市场份额并非易事。此前刚有报道指出,国内已有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降低经销外资药企产品的比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外资药企议价权较大,限制了流通企业的毛利率;另一方面则是外资药品销量下滑,致使流通企业“被动”降低配置比例。而在目前看来,后一原因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