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大于求仍是劳动力市场总趋势
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42万人,提前完成900万人以上的全年目标。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达53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166万人。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04%的较低水平。
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信长星分别就社会关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回答。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明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的,供求结构有些不匹配。”发布会上,信长星分析道,目前有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有些脱节,也有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业意愿与岗位需求不太匹配。此外,从工作角度看,也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就业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等方面问题。
信长星认为,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要重点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岗位开发,这是根本;二是要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关键是要落实好”;三是要强化就业服务,重点是实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促进计划;四是鼓励创业,将适时启动新一轮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此外,信长星还谈道,当今我国还存在着技术工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他说,矛盾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一线操作工、普工招工不足,另一类就是技术工人常年性、普遍性的供不应求。
信长星认为,要解决劳动力供求不匹配问题,一要加强职业教育,加大职业培训力度,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二要提升在职劳动者技能,“我们正在全面实施技能振兴计划,通过加大在职培训力度,提高工人技能和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