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省政府官方网站发布《广东省“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披露今后3年医改攻坚的一系列措施。其中,今年成立医院管理局,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公立医院“管办分开”的实现形式,广受关注。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就医改而言,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医改的重点和难点,而改变管办不分的旧模式则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具体来看,方案中所说的“管办分开”就是行业监管与举办职能的分开,以期合理确定政府不同部门之间、政府与公立医院之间的职责范围,强化政府监管,使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责任。
回到现实,剖开公立医院这只“麻雀”,便会发现各种躲在“管办不分”掩体之下的“貌合神离”,在公众的眼中,通常都认为是卫生部门在办医院,其实很多部门都有“入股”发改部门管规划,财政部门管财权,组织部门管人事……这样的结果就是,分蛋糕的时候都无比热心,可是到了改革、割肉的阶段,要么故不作声,要么暗中阻塞。
要真正实现“管办分开”,首先,要摘掉公立医院处级、厅级甚至部级的“官帽”,让医院之间只论医术高低,不论级别上下;其次,相关主管部门要实现“裁判员”到“监督员”的转变,更不能当“运动员”,行政部门负责人不得兼任医院领导职务,少些“私交私利”才能凸显“公立公益”;再次,新管理部门要职责明确,否则设立一个新部门,只会增加行政成本、消耗公众期待。
所以说,“管办分开”不是利益切割,更不是卸责借口,有关部门还应在医患关系复杂矛盾多发、医院过度逐利运营失范的情况下,多一点积极作为、主动担当。毕竟,“管办分开”甚至整个医改是否成功,终要看其结果是否促进了公立医院的服务能力、效率和质量,是否让患者看得起病、治得好病。(李千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