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缓慢 创新药或进医保目录

2013-03-12 10:33:3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原标题[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缓慢 需政策扶持]

网友姜先生的父亲是一位恶性肿瘤患者,通过正规途径买药,一个月要花15000元,而从网上买国外的仿制药才1500元。“由于经济能力有限,我只能通过网络这个途径买药。”而与患者需求形成强烈反差的却是国内自主研发的创新药很难走进医院。丁列明和他的团队用了10年的时间,研发成功了世界第三个、中国第一例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凯美纳(盐酸埃克替尼),结束了中国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现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缓慢

生物医药产业关系着百姓健康和国计民生,现在中国很多行业已赶上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出口国外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却凤毛麟角。我们的医药市场被进口产品占据了60%-70%,生物医药产业在GDP中只占不到5%.

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已通过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创新,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如首个中国上市的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等新药品种。但是与患者的需求相比,新药的品种实在太少了。要实现战略目标,仍需更广泛和配套的产业政策支持。

此外,生物医药高风险、高投入和动辄十几年的投资期,使大部分风险投资和银行望而却步。如果创新的知识产权和专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将会导致创新动力不足、创新风险过大,以及创新早期投资和融资极度困难等等情况,进而严重阻碍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建议——推动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

大力发展自主创新的生物医药,是最终解决让老百姓吃得起抗癌药的根本途径。但是,这就需要多方面的政策扶持和帮助。

首先急需的就是推动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以满足临床需求,加速产业化,鼓励创新。在很多情况下,创新药物往往是患者最着急用的,就像肿瘤、糖尿病这样重大疾病的治疗新药。正是由于新药研发很困难、投入很大,所以药的价格比较高,很多自费患者难以承受,导致患者对创新药物的需求被抑制。以风湿性关节炎为例,用于缓解此病的抗风湿药物(DMARD)虽然有效,但很贵,结果只有不到2%的患者愿意掏钱买这个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德国有8%的患者用这种药治疗,在英国为10%,而西班牙则达到17%.

在国内,面对一些新药,大部分病人只能望“价”兴叹。我建议:医保目录可以适当放宽,特别是创新药。这样,让中国病人能最广泛地用上他们急需的药物。这无论对创新惠及民生,还是推动产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配套税收优惠,我还强烈建议对创新型医药企业或其创新品种借鉴软件开发企业增值税超过3%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这将大大鼓励医药企业自主创新,提高对创新药的开发动力。

同时需要在立法上作出专门规定,使生物医药知识产权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还可以考虑建立创新药物发展引导基金,从财政、税收政策和利率等方面,鼓励银行、风险投资、社会和民间资本等积极投资到早期的医药创新中,支持创新技术产业化和推广应用,从而整体推动我国医药行业的蓬勃发展。(本报记者殷泓采访整理)

【链接】

抗癌药物:治疗肿瘤三大手段之一

目前全球各国已批准上市的抗癌药物大约有130—150种。用这些药物配制成的各种抗癌药物制剂大约有1300—1500种。此外全球正在研究之中但尚未获得批准上市的抗癌新药约有800多种。这些抗癌新药将是人类未来20—50年内与癌症抗争的新型武器,也代表了目前人类抗癌药物研究的最高水准。抗癌药物化疗一直是与手术、放疗并驾齐驱的治疗肿瘤的三大手段之一。有效的抗癌药物的使用,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目前最为常见的抗癌药物有化疗药物、中药、生物制药、靶向药物等。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