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正文

聪明人怎么成了庸才?

2013-03-13 15:40:12 来源:FT中文网

两年前,我从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毕业,念的是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PPE)专业,成绩二等一级(2:1)。在找了一年的工作之后,我被一家颇有名气的大企业录用了。最初我满怀敬畏,但现在我发现了一些令我感到意外和沮丧的事情。我的大多数同事既不是非常聪明也不是非常努力。由于我初入职场,我对此感到困惑,我想知道:这是我的问题还是他们的问题?是我看不明白吗?如果这个公司这么难进,那为何大多数员工如此平庸?

毕业实习生,男,24岁

露西的回答

是的,你不明白这里面的道理。但一个24岁的人不可能懂得这些东西;我自己直到45岁才明白,而这还是因为有人把我拉到一边,明确告诉我的。

这个人刚刚卸任一家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那家公司总是招聘像你这样的牛津剑桥毕业生。他曾告诉我,他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有太多超级聪明的员工要管理。

最初我认为他在开玩笑,但他解释道,在大公司里聪明人往往是麻烦制造者。他们认为自己最有见识。他们往往看不起不那么优秀的人。他们感到不满。最重要的是,他们发现复杂的事物令人兴奋,他们除了喜欢把事情搞复杂之外别无它好。聪明人过多会导致某种“智力硬化症”。公司实际上需要的是少数几个聪明人和众多不那么聪明的人,后者干劲十足,擅长做事。

如果你宁愿和你的同类在一起,你会发现他们扎堆在投行、咨询公司、英国广播公司(BBC)、英国军情五处(MI5)和谷歌(Google),专会制造麻烦。

如果你真的花了一年时间找工作,我觉得你已经被其中的大多数公司拒绝了。如果可以安慰你的话,我打赌那些在这类地方找到工作的人都会有和你差不多的感觉。一条黄金法则是:当你从内部看一家组织时,它未必会像外表看起来那么了不起。从外面看总是更令人仰为观止。

就目前而言,你似乎别无选择,只能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你暗示你的同事愚笨、懒惰。若果真如此,你通过比他们更努力地工作,获得成功就不是太难的事情。

但首先你必须熟悉自己的工作内容,明白如何才能做好它。即使你的同事不能就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的私人语言论证写一篇论文,也不意味着他们一无是处。

他们中的佼佼者擅长的一件事情是与其他人和睦相处——这是一家大公司中真正重要的事情。如果你也想在这方面游刃有余,对他们的愚笨和懒惰摆出妄自尊大的态度恐怕是最糟糕的开始。

读者的建议

证明你能行

我原来在公司底层也有类似体会,这些年来我得出一个结论:有能力的人做事,没能力的人做招聘。

财务总监,男

杰出人士的使命

平庸仅仅意味着中等。拥有牛津学历的你是优秀的。一个简单的统计事实是,大部分人的智商不如你——即使是那些被考核严格的公司录取的员工。杰出人士的挑战是如何确保普通人能够人尽其用。想想统治阶层吧。

退休财务总监

搞清状况

你没有说你的同事工作是否高效,和他们共事是否愉快,这很能说明问题。至于“聪明”和“勤奋”,但愿你说的不仅仅是“能够在辅导课上的辩论中得分”和“在拖延一周后熬到凌晨3点以赶在截止日期前交差”。牛津让你对职场的理解出现了真空。

PPE专业毕业生,男,32岁

你需要耐心

PPE专业中等成绩,即便来自一所相当不错的大学,对现在踏入真实世界的你来说也没多大意义了。有一份工作你应该感到欣喜,因为许多拿到更好成绩的毕业生还没有找到工作。你站在学术教育的奥林匹斯山上,从你所在的高处看下来,你的新同事当然就像矮小的俾格米人,是智力上的侏儒。他们的平庸和懒惰对你来说是机遇,但如果你想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充分利用这一点,耽于空想的你将需要多些耐心。

以“双优”(double first)成绩毕业的剑桥(Cambridge)医学博士,40多岁

为简历增色

我从未在一家名符其实的大公司工作过。要逃避平庸,就把这次工作写进简历里,赶紧跳槽到一家有活力、有创业精神的小企业吧。

咨询顾问,男,57岁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