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刘保延:建立中医临床科研范式

2013-04-19 12:07:5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本报讯  (记者杨志云)建立适应中医学发展规律的临床科研范式,一直是中医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目标。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刘保延在今年第6期《中医杂志》撰文认为,中医研究一直缺乏从科学范式的角度进行系统论述,以临床流行病学为核心的现代医学科研模式应用到中医中,并不能体现其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整体调节的临床实践等特色。他提出,适合中医学发展规律的临床科研范式,应是基于真实世界的、临床科研一体化的科研范式,其特征是以人为中心,以数据为导向,以问题为驱动,医疗实践与科学计算相交替。

刘保延指出,真实世界是相对于理想世界而言,二者主要是从临床科研实施的环境条件来区分。前者是指在常规医疗条件下,利用临床诊疗记录所产生的数据所展开的科研;理想世界则是出于某种研究目的,人为地对患者、医生、检测条件等进行特别的设定。而几千年来,中医学一直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来检验与传承的。因此,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条件下,才能充分体现中医学辨证论治、综合疗法等优势特色。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将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所产生的信息数据化,通过当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手段去再现、分析和重构等,已成为一种现实。基于此,刘保延认为,真实世界的临床科研必将成为临床医学研究的主要模式,对于中医药的传承发展意义重大。

刘保延认为,每一次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都是在继承前人、他人或自身以往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疾病共性规律的分析,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的一次创新过程。这种继承与创新的模式,从张仲景时代一直沿用至今,既是真实世界中医临床实践的过程,也是中医科研创新的过程。刘保延将之概括为临床科研一体化模式,它蕴含着中医对疾病认识、治疗效果、创新方药、创新理念等,是中医临床科研范式的核心。

中西医都在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中医将人的运动状态及运动状态转变方式的变化规律,以及这种变化规律与干预措施的关联关系,作为其研究核心。因此,“以人为中心”所特有的复杂性、灵活性和多样性,要求中医临床科研必须将临床各类诊疗信息全面采集并数据化,形成前所未有的大数据,通过分析、挖掘和重构等,才能将中医辨证诊疗信息中所蕴含的各种继承创新得以科学的展现。基于此,刘保延认为,“以数据为导向”将成为中医科研的必由之路,也是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科研范式的前提和技术关键。

在将临床实践量化为大数据的基础上,刘保延指出,以前瞻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提出问题,“以问题为驱动”,明确研究方向,抽取和挖掘、分析数据,通过临床验证,找到数据后隐藏的医学规律和知识,从而完成中医学科的继承与创新。刘保延强调,虽然在大数据时代,科学计算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来记忆、分析临床实践数据,但终须在临床中验证和实践其成果。因此,“医疗实践和科学计算交替进行”,是真实世界中医科研范式的主要形式,也是临床科研一体化的主要途径。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