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药、外伤用药、降糖药、钙剂、妇科栓剂……家在福建省漳州市的戴伟清先生,平时家中“三代同堂”,家里的小药箱也是“老中青”三代都不缺,瓶瓶罐罐已超过40多种。周末闲暇时,戴先生整理药箱被吓了一大跳,超过30%的药品已过了有效期。这些药品中,大概有1/3是从药店购买的,其余2/3是到医院看病后用不完留下的。
“药品过期浪费,医保制度可能是源头之一,许多病人习惯多开‘富余药’。同时,临床医生‘大手笔’的处方也较常见。”对此,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主任黄德华主任医师介绍说,用小药袋装上几天用药量的做法,已悄然退出一些小医院、药店,取而代之的是整瓶、整盒大包装的药品。还有,目前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成为主流疾病,只能稳定、控制病情,无法根治,这也是许多人大量开药、大量吃药,最后大量浪费药的原因。
有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平均每个家庭有过期药215粒,91.8%的居民家中有过期药品,其中30%~40%超出有效期,而我国一年因过期造成的药品浪费达1.5万吨。在各家的小药箱里,常用药是浪费最多的,其中,消炎药名列榜首,有22.04%的人选择。其后依次为感冒、退烧药(20.25%),胃肠道药物(15.5%),去火药等预防保健类药物(12.57%)。在药品浪费中,儿童用药是家庭浪费的大块头,因为90%的药品没有适宜儿童的专用剂型。
黄德华建议,除了限制医生开“大处方”以外,应在医保制度上进行一些变革,多倾斜于保障患者“大病”,门诊支出由患者负担较大的比率,就不会有人一到年底如同采购年货一样去开药。还有,药厂应该考虑提供单片装、双片装或其他的小包装,给患者提供多元化的选择。还有一些不常用的药,如外伤喷剂,也建议做成小包装。对需要长期服用的药品,如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包装,可以设计每瓶装多点,药品包装应从疾病的治疗需要出发而设计。同时,设置药品拆零标准,对特定需求的病人,医院根据客观情况,提供小白袋或小剂量瓶子分装药品,贴上标签、使用方法等,将病人每次或是每天需要服用的药量准确分类,减少每次开药的剂量,就不会造成浪费了。临床上,运用增设剂量和规格专属儿童的“迷你版”药品,减少安全隐患。
俗话说“药到病除”,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觉得不舒服就是生病了,即然生病了就必须要吃药。有时,有个头疼脑热或肠胃不适,很可能是机体为适应气候变化、生活习惯变化、饮食变化所做出的“正常反应”,只要不太严重,完全可以自己扛过去,尽量减少药物依赖。医院在合理用药方面,应该对患者做一个详细的指导,一些急救药品,比如,如果冠心病患者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但对于大部分慢性病患者来说,保存很多药物并没有太多意义,的确是浪费。
家里有老人和小孩,他们往往发病比较快,需要用药的概率较高,这时家里备些药非常必要。通常,家中备的药不要太多量,顶多一个星期。但可以存一些外用药,如创可贴、膏药等。此外,基本的医疗用品也要有,像体温计、棉签、医用脱脂棉、消毒纱布等。经常检查家中的药箱,比如一年期、半年期的药品,及时做一个处理。过期的药物,不仅失效还有副作用。在不断调整小药箱的时候,也就逐渐知道,自己究竟需要哪些药了。(吴志 罗金财 福建省福州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