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死亡率在70%~90%之间,现在死亡率已降到30%~50%,这要归功于重症监护技术,特别是床旁血滤技术的发展。”刚刚从四川雅安地震救援归来的解放军总医院肾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汤力主任在向记者介绍救援经验时强调,在发生地震、泥石流等突发自然灾害后,可能出现很多挤压伤综合征患者,此时血滤技术对急救不可或缺。
血滤技术不可或缺
汤力教授说,急性肾功能损伤是指突然的、迅速的(几小时或几天)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伴随排泄功能的丧失、有害代谢产物和水的积聚。以往医学界将这种病症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相比之下,现在“急性肾功能损伤”的称谓更科学、更有助于及早施治。这是因为连续观察到肾功能以每日30%~50%的速度下降,就可以判定为急性肾功能损伤,虽然此时不一定达到急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但如果此时及时诊断、早期处理,就可以避免更严重的肾功能损害。
急性肾功能损伤的常见致病原因有败血症、严重休克、创伤(挤压综合征)、大量失血、长时间手术、肾毒性药物的应用、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烧伤、中毒、肾实质损害、尿路梗阻等。值得关注的是,以前不常见的一些致病原因现在变得越来越常见,如酒精中毒、剧烈运动等。
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治疗包括纠正肾衰的潜在因素;通过肾脏替代治疗技术提供肾功能支持;预防其他并发症;对因治疗等。去年,欧洲肾脏最佳实践(ERBP)暨国际肾脏病学会(ISN)肾脏灾难救助工作小组(RDRTF)发布的全球第一个针对大型灾难挤压伤患者管理的实践指南强调,透析是挽救生命的措施,当挤压伤员出现液体、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变化时,要尽一切可能给予透析。
据汤力教授介绍,透析包括腹膜透析(PD)、间歇式血液透析(IHD)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其中,腹膜透析已经很少使用;间歇式血液透析,即标准血液透析,适用于单纯性急性肾衰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主要为血滤,适合所有患者。
据汤力教授介绍,CRRT是一组持续24小时以上的体外血液净化治疗方法的总称。它的应用范围逐渐由肾脏替代向全身多器官功能支持衍化,适应证从急性肾衰扩展到严重创伤、严重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中毒,以及人工肝支持系统、严重心衰和呼吸衰竭等的辅助治疗,成为各种危重症救治中的重要支持措施。与间歇式血液透析相比,CRRT能更有效地清除毒素及炎性介质等中的大分子物质,但其缺点是热量丢失、血管通路感染、需要抗凝治疗、价格较昂贵、操作和护理要求较高,并要求患者血液循环良好。
专业操作人员短缺
汤力教授同时表示,由于CRRT设备较为昂贵,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很少配备,绝大多数设备集中在大学教学医院、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中。在此次四川雅安地震中,为保证救治需要,费森尤斯医药用品公司在第一时间向雅安市人民医院和雅安市中医医院捐赠了价值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的CRRT设备及配套耗材,并提供技术支持和临床培训。
“人才是制约CRRT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汤力教授强调,“由于血滤对操作的要求较高,使用血滤技术设备的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两年以上的血透室工作经验。为适应CRRT技术发展,加强人才培训是当务之急。近年来,解放军总医院肾内科每年都会培训近100位医生,但仍无法满足实际所需。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加强基层人才培养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