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日本的研究显示:医生持续过劳,非但对自身造成健康隐患,更可能在临床工作中引发精神涣散,甚至失手酿成事故。由此可见,呵护医生健康,不仅体现了对这个职业的尊重和爱护,更是对广大病人群体健康的有效保障。
近日,笔者听闻申城一家三甲医院领导感慨:短短1年里,院内好几名骨干医生接连罹患肿瘤,多系长期过劳所致。惋惜之余,院领导表示无可奈何,“医生本就人手紧缺,病人数量与日俱增,我们能做的,除了坚守还是坚守。”救死扶伤当然是医生天职,然而这个义务在被反复强调之时,医生应有的权益保障并未及时跟上,成了一个被忽视的问题。
医生“过劳”绝非个别现象。深圳人事部门的一组数据显示:儿科、精神科、急诊科、妇产科、麻醉科医生连年面临“医生荒”,医生持续超负荷工作成为常态。本市一家医院的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医生通宵值班后,次日继续看门诊、查病房,连轴工作36小时;有的医生连看一天门诊,没空上厕所,尿路感染成为常见症状……
呵护生命的白衣天使,自身健康却无暇顾及,这种现象到底源自何处?笔者以为,病人数量增加、医生捉襟见肘,确是客观事实,但有限医疗资源未能充分利用,应该说是一个深层次因素。这里头,既有市民就诊观念上的原因,也跟尚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就诊转诊秩序相关。相比三级医院连年的门庭若市,一些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医生尚未充分发挥作用。虽然基层医生一样在忙碌在辛苦,但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门急诊量居高不下,最终使长期滚打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不堪重负。
日本的研究显示:医生持续过劳,非但对自身造成健康隐患,更可能在临床工作中引发精神涣散,甚至失手酿成事故。由此可见,呵护医生健康,不仅体现了对这个职业的尊重和爱护,更是对广大病人群体健康的有效保障。尽早理出科学的问诊秩序、改进医生工作状态,让医生们后顾无忧地救死扶伤,应是政府与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构建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