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薪资上涨是祸是福?
一个普通刮腻子的装修工一天的工资至少200元。薪资上涨压力是众多企业经营者明显感觉到的,无论在制造行业还是餐饮服务行业。而另外一方面,越南等相对落后国家正在抓紧建设工厂,蛮有取代中国制造大国地位的可能,主要是中国的人工成本太高了。人们不禁要问,薪资上涨是祸是福?以经管类图书出版为重心的东方出版社的“精益制造”系列图书:如《5S推进法》、《生产计划》、《生产管理》等已经在制造业影响甚大,该系列图书全部引进制造强国日本,注重实务型管理,可操作性很强,希望通过出版为中国制造出一份力。从目前已出版的图书销量看,这套图书真的深受读者喜爱。目前已出版15本书。本套丛书总策划人、东方出版社总编辑通许剑秋坚定的认为,“通过东方出版社双百工程的陆续出版,哪怕我们学到日本经验的一半,中国产业实力都会大大增强。”
根据最新官方数据,2012年中国私营部门工资水平增长14%,高于2011年12.3%的增速,招聘活动也愈加活跃,这表明中国政府正致力于让国内老百姓更富裕,提高国内消费者购买力。然而,在这段时期,中国年度经济增速却从9.3%下降到7.8%,似乎劳动力成本上升会损害企业盈利能力和出口竞争力。已有人士担心,中国制造业的主导地位有可能会被邻近国家所取代,从而对整体经济发展带来风险。
最近,新一代中国领导人加大力度扶持就业。最近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地通过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开展就业帮扶等措施,为应届毕业生搭建就业“绿色通道”。 与此同时,制造就业和提高工资水平也是中国领导人关注的重点。
另外,决策层还想通过提高工资水平实现中国经济再次达到平衡。由于工资水平的增速超过了经济其他领域,家庭获得的社会财富比重也在增大。政府希望借此带动消费水平的提升,帮助中国经济摆脱对出口和投资作为增长动力的依赖。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自2008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工资水平已经上涨了71%.但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劳动生产率大约以每年8.3%的速度提高。也就是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仅抵消了一小部分工资上涨所带来的压力。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全球零售商开始寻求可以替代中国的生产地,孟加拉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国家的服装制造业规模都得到了扩大。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业传统优势逐渐减弱,2012年工业利润总体处在萎缩状态,出口增速从2011年的20.3%降至7.9%.虽然在海外直接投资方面,中国仍是获得海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去年中国吸引了1120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但这一数字同比下降了3.7%.
多家国外制造商纷纷将制造业务从中国撤离到邻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亚洲最大的服装连锁品牌优衣库表示,目前70%服装在中国生产,但计划要把这一比例削减到三分之二,这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有可能将部分制造商搬到越南,因为越南工人工资约为中国的一半。同时例如皮货连锁企业Coach Inc.和鞋类制造商Crocs Inc.等公司都计划把一些制造业务转移到其他国家。
摩根大通(J.P.Morgan)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目前房地产、基础设施和服务业给就业岗位的大幅增加提供了支撑,但如果中国主要制造业继续低迷,利润不增长,工资上涨也将难以为继;如果企业依然疲软,那么工资的快速上涨将无法持续。
然而一些专家却对此持有乐观态度,认为无需担忧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可能使其失去制造业优势。供应链的联动、强大的基础设施,以及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宽广都是中国制造业发达的优势。
安永(Ernst & Young)大中华区的咨询业务的负责人奈特(Nigel Knight)说,虽然利润率受到了挤压,大多数在中国运营的制造商仍然能够盈利。奈特不认为制造商在逃离中国,在中国生产的战略仍然非常强大。
总的来说,一方面,只有薪资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购买力才能提高,从而才能拉动内需,摆脱对出口和投资作为拉动力的依赖。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造成的损害,因为制造业低迷也不能为薪资提高带来持续动力。
因此,中国政府要在扶持就业环境和工资水平的同时,控制制造业成本。而对于企业来说,面对这样的两难处境,实行升级转型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短期内抓紧内需扩大的机遇,实现短期盈利以得到足够资金更好地发展。长期来说,需要从技术革新、先进管理等方面寻求低成本以外的优势,从长远可持续方向提高自身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