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广州东部医院探路“医联体” 黄埔实现双向转诊

2013-07-02 16:57:06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原标题 [东部医院探路“医联体”]

羊城晚报讯 记者夏杨、通讯员李绍斌报道:广州东部地区的黄埔、萝岗、增城一带,是广州城市发展东进方向,但医疗资源相对薄弱。昨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黄埔区卫生局组织的“东部医学论坛”开幕,探讨打造大中小医院交流合作平台,联手探路“医联体”。

探索:大小医院如何联手?

为什么市民总想去大医院?并非附近没有中小医院可选择,而是对小医院不放心!如何让民众放心地去中小医院?中山一院副院长何晓顺说,如果大医院和小医院联起手来,大医院成为小医院的“后盾”,小医院的可信度就大大提升了。小医院分流了小病、慢病,各级医院的资源也就盘活了起来。

北京上海正在试点推行的“医联体”,就是这样一种尝试。广东尚没出现“医联体”试点。东部区域医疗资源有限,只有2家三甲医院,3家二甲医院,其余都是一级小医院,这种情况下,迫切要求各类医院联手合作整合资源。

黄埔居民以前看病都往广州老城区跑,非常不方便。中山一院黄埔院区和黄埔区卫生局等为此达成一致意见,决定组织东部论坛,打造各级医院交流合作平台。此提议得到各医院响应。

尝试:黄埔实现双向转诊

大中小医院联动发展,黄埔是有基础的。8年前中山一院黄埔院区就和红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但长期以来,转上去容易,却不见转下来。经过努力,3年前终于打破障碍,实现了双向转诊。

红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蒋羽萍说,现在红山街居民看病七八成都首选社区,因为他们相信,有急病大病,社区门诊一个电话就能把他们转进三甲大医院。而大病急病稳定之后,他们也乐意转到社区继续调理,因为这样报销额度更高。

现在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日均门诊量已由原来的100多人猛增到700多人,90张病床都住满了。红山街做法已在全区推广,中山一院黄埔院区和全区8个街道的卫生服务中心都签订了转诊协议,患者根据病情在各级医院之间顺利流动。

名词解释

何谓“医联体”?

医联体,即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若干所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目的是引导患者分层次就医,而非一味涌向三甲大医院。

今年1月28日,上海首个“医联体”在卢湾区签约启动,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领衔,整合区域内6个一二级医疗机构,共同为居民服务。医联体内就医的便捷性非常突出,如有完整的健康档案,可优先享受门诊、住院的转诊通道,可在社区预约专家门诊等。

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表示,北京未来两到三年将建立20个医联体,打通区域内患者转诊通道。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