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宋琼芳□
这些天,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副院长兼眼科主任张兴儒格外忙。再过1个月,他组织的第8次“慈善光明行”就要走进贵州省遵义市一个偏远的地方——习水县,为那里的贫困白内障患者送去光明。
2006年至今,每年1次、为期10天左右的“光明行”,总要花上他3个多月的时间来做准备。他发起的这一白内障复明公益活动,得到上海各大医院顶尖眼科专家和北京大学及社会各界慈善人士的鼎力支持。在雪域高原、天山脚下、黄土高坡、蒙古草原、云南边陲……7年来,张兴儒和志愿者已免费诊治患者5604人次,实施手术721例,手术100%取得成功。
7年7次“光明行”,给很多家庭送去希望
张兴儒出生于甘肃兰州。他考入医学院后,因病致盲的奶奶乐呵呵地对邻居说:“我孙子要当医生啦!将来可以给我治眼睛了!”听到奶奶的话,张兴儒暗暗决定将来做一名眼科医生。
2006年4月,他在北大进修时,听来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佐钦乡琉璃光医院的院长说,慈善人士捐款造了医院却招不来医生,许多白内障患者因为贫困、交通闭塞而得不到医治。张兴儒受到极大震撼:“身为眼科医生,我能为他们做什么?”就此,他萌发了“组建一支志愿者医疗队,每年去一个贫困地区送光明”的想法。
2006年9月,张兴儒发起了“慈善光明行”活动。从一开始,他就立志要做“最好的项目”:医生是最好的,设备是最好的。“我们必须带去希望,一定要确保每台手术成功。”张兴儒说。
“慈善光明行”第一站来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佐钦乡。张兴儒等3位医务人员加上10位志愿者携带270多种医疗器械,分乘4辆车来到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没有手术室,临时搭建;没有手术床,木板钉制;没有无菌室,用消毒液加热熏蒸。他们的营地是简陋的木棚,睡铺则在泥地上用砖块垒起来。
“上海专家来了!”消息四散传开,有人骑马,有人骑摩托,更有人徒步翻山越岭来求助,门诊走廊挤满患者。2天接诊患者108位,18台手术全部成功,当地医院的护士兴冲冲地报喜:“看见了,看见了,他们全都看见了!”
在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大山深处的曲玛丽大娘因白内障失明,儿子背着她走了几十里山路赶到“光明行”驻地医院,却发现预约名额已满。儿子擦着满头大汗,苦苦央求,不肯离去。张兴儒决定:“今天再加一台手术。”术后,曲玛丽一睁开眼,就搂着儿子不放:“没想到有生之年还可以再看看你!”
在四川凉山越西县,男孩曲木伊哈先天失明。他的两个哥哥、父亲、祖父也都生活在黑暗中。父亲摸索着将曲木伊哈带到张兴儒面前。张兴儒问:“为什么不把另外两个孩子也带来?”这位父亲嗫嚅着说:“没钱坐车,我借了200块钱,带了最小的儿子来。”志愿者们纷纷拿出钱来,告诉他:“小儿子留在这里,你现在回家把另外两个孩子接来。”
2006年~2012年,7年7次“光明行”,给很多贫困患者带来了光明,给很多家庭送去了希望。
“有更多人参与进来,社会价值就会更大”
“光明行”所需资金来源于张兴儒在北大的EMBA班学友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他向捐款者提出:一起去做志愿者!如果谁捐了款而没去,他会把钱退还。“一是让他们看到钱用在哪里;二是让他们体验社会底层,激发更多善心。”
张兴儒坚持“光明行”不接受冠名和独家捐款,“每次行动有更多人参与进来,社会价值就会更大。”(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
他说,“光明行”采取预算制,每次行动前设定目标,然后募款;行动结束后,公布费用清单。“我们每年管钱的人都不同,有时是企业财务主管,有时是审计局领导,有时是法院法官。”有位企业家告诉张兴儒:“你如果按这种方式去做,我会一直追随到老。”
每年春节后,“光明行”开始筹备,2月或3月确定具体出发时间,一般选择在暑假期间。挑选队员的原则是新老搭配“对半开”。参加“光明行”的医生,都是利用自己的年假,费用全部自理。
每位志愿者出发前都要签一份被戏称为“生死状”的《“光明行”免责书》:“此次慈善活动所到之处地处偏远、荒凉,平均海拔4200米,具有一定风险,务必事先告诉家属……”
“一切责任自负,没有组织承担,但我们有铁一样的纪律。”张兴儒说,除签“生死状”外,每位志愿者都会拿到一本小册子,分组、分工、行程等事无巨细全部清清楚楚地写在册子上。志愿者被分为门诊、手术室、病房、医技、术前预检、后勤保障、物流等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专人负责,并实行问责制。
张兴儒对“光明行”中的每件事都当眼科手术来做,精细到极致。在他看来,“光明行”的最大挑战是安全:一是病人安全,二是医生自身安全。
“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别人带去希望”
张兴儒认为,一支医疗队力量有限,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光明行”探索着民间纯公益、小规模慈善项目的可行性。“‘技术+资金’的模式可以被复制,医生有技术、企业家有资金,发挥合力,就能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有位志愿者的话让张兴儒感动:“有人认为做好事是为来世有好报,但我觉得慈善应是不求回报,心甘情愿地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得到快乐。”
“人的能力有大小之分,但无高低之别,关键是找到切入点,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别人带去希望。”张兴儒觉得,慈善带来的不仅是快乐,更是使命感与责任感。他不能忘记,在空气极度稀薄的青海果洛,医生们强忍苦楚,一边吸氧一边给病人做手术。
“既然到了我们该到的地方,就做我们该做的事。”张兴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