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正文

同为海归:理科生年薪20万 文科生月薪4000

2013-07-29 17:12:23 来源:华声在线

今年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数达到创纪录的699万!与之相比,约二三十万的”海归人数未免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事实上,这一数据也在屡创新高。其中,文科生占据主流。……

文科“海归”,学什么都可能被剩下!——这是《世界博览》杂志近期重点关注的一个现象。

你能想像砸下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留洋,回国后的就业待遇却不如国内毕业生,甚至要“沦落”到与国内普通本科毕业生抢“饭碗”时的心情么?在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就此话题展开的采访中,许多湘籍文科“海归”都有切身体会。

今年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数达到创纪录的699万!与之相比,约二三十万的“海归”人数未免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事实上,这一数据也在屡创新高。其中,文科生占据主流。

“僧”多,可供分配的“粥”却少。以湖北省一场中高级精英封闭式洽谈会为例,263名归国留学生竞聘144个岗位,求职者中75%是文科类专业,而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中则有75%是需要理工科人才。

这不得不引人深思:与商科、理工科专业相比,留学申请更易获得通过、竞争也没那么激烈的文科专业,可谓对众多中国学子一圆“出国留学梦”助力不小。那么,如今“怀揣‘成本’高昂的洋文凭却依旧难就业”,是不是对当初“一窝蜂”之举的反讽?

而“文科生难就业”现象已不止中国独有,比如,在超级大国美国,针对文科生的就业指导中,第一条就是:“修一门有助就业的第二专业”。如此看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就业难”蔓延全球的当下,这句曾经风靡一时的老话,难道又将成为真理?

文科“海归”:就这样在职场搁浅?

回国两年失业两年,次次编故事哄亲友

在很多亲友心目中,自两年前从日本留学归国后,钱茜(化名)就变得有些“神秘”。“的确,我的新号码除爸妈外,没几个人知道。”逢年过节回到老家隆回时,总免不了被问及近况,这种场合下,钱茜的母亲通常会抢着回答:“茜茜在长沙一家日资公司上班呢,年收入近十万!”若对方还想细问,母女俩便会默契地扯开话题。

7月23日下午,在位于长沙市芙蓉区定王大厦附近的一间出租房内,钱茜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坦言:“回国两年了,我其实还一直没找到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力也越来越大的钱茜如今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考上公务员!

“学什么都无所谓”,最终选择学日语

“我读初中时特别爱看漫画,最大的梦想就是去日本学画画。”2007年5月,钱茜无意中获悉日本滋贺县立大学招收中国留学生的消息,尽管该所学校并没有自己钟情的动漫专业,但她依然觉得迎来了实现梦想的契机:“大不了在日本边读书边学画!”为此,钱茜硬是不顾父母强烈反对,自行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放弃一个多月后的国内高考!

接下来,待出国签证、留学申请等环节都得以顺利通过后,钱茜便一门心思陷入了对留学生活的美好憧憬中,对于所读大学的教学环境甚至专业选择都不闻不问。“那时候觉得只要人过去了,学什么都无所谓。”最后还是父母反复考量,才替钱茜选择了日语专业。

直到去了日本,钱茜才发现该国的教育模式并不如自己想像中那么新鲜,一样是“上课、提问、实践、考试”。更让她难以适应的是居住环境和饮食习惯:“日本人很少用到椅子,无论吃饭还是看书都盘腿而坐,时间久了很难受的。另外,物价高得吓人,吃碗普通汤面换算成人民币都得百来块……”

留学生还不如国内名牌大学生受欢迎

在日本,若无永久居住签证,即便毕业于名牌大学的留学生,也鲜有公司愿意提供实习机会,因此毕业后,钱茜毫不犹疑地决定回国发展。

“我原以为,在长沙找工作应该不像沿海大城市那么竞争激烈,留学生的‘金字招牌’能更有优势。”可几场招聘会下来,钱茜渐渐失去这份信心,“简历投出去一大堆,不少公司也表露出意向,可问了我一通后,就是不用我。”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让钱茜时常感到疑惑不解。

直到2012年7月,在一场政府部门组织的外企招聘会上,一次不甚愉快的求职经历让钱茜有了直观的感受:“留学生还不如国内名牌大学生受欢迎!”

招聘会上,钱茜一眼就看中了某中型日资公司:“提供的岗位有20多个,大部分都要求会日语。不仅上班时间稳定、月收入近万元且有五险一金,还承诺每半年都会组织员工集体旅游……”当然,这等可观的待遇、优厚的福利自然不只吸引到钱茜一人,应聘台前老早就排起了长龙。

近一个小时后,钱茜才迎来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她双手递去简历,正准备做自我介绍时,工作人员抢先问道:“你在日本留过学,那英语水平怎样?试着做个自我介绍!”好在钱茜有备而来。可等她用约5分钟时间侃侃介绍完自己,对方紧接着又提出:“再将刚才那段英文翻译成日语听听。”据钱茜告诉记者,她当时就有种“不受尊重”的感觉,但尽管如此,还是尽最大能力完成了要求。接下来,问过基本情况并登记下联系方式后,工作人员答复她:“等公司通知。”

“我不是第一次参加这类招聘会,根据以往经验,当时就知道自己肯定没聘上。”随后登场的求职者是湖南某重点大学应届毕业生,钱茜有些吃惊地发现,“工作人员对他非常热情,最后还主动给了他一张名片”。

同样是求职,为何“待遇”大不同?心有不服的钱茜上前欲问个明白,无意间发现,登记表上不少毕业于省内重点大学的求职者都被打了勾,而包括自己在内的几个留学生均没有任何标示。

“工作人员被我问得有些烦了,最终给出了答案。”钱茜至今都记忆犹新,“他跟我说:‘你们留学生以为会说几句外语就很了不起吗?真要比起来,你们还比不过国内名牌大学生,至少他们对福利待遇没你们那么高的要求,更不会动不动就跳槽——没打勾就是没戏,你也不用再等通知了’……”

类似的经历,钱茜后来又遭遇过两次。如今,她窝在长沙街头一间面积不足30平米的出租房内,最大的家什是床和衣柜,基本没有电器,而桌上堆满各种复习资料,“我已经很久没有登录QQ了,事实上,除了上网查资料,连电脑都基本不用;如果不是为买菜做饭,我甚至都不想出门”。如此深居简出,钱茜只为放手一搏:“考公务员!”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