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异地就医需求不断加大 医保何时能“随人走”?

2013-07-08 16:34:30 来源:光明网

原标题 [异地就医需求不断加大 医保何时能随人走]

近日,记者在北京一些医院和社区采访时发现,异地就医导致的新“看病难”是摆在很多百姓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到什么时候,“地方人”可以实现看病“全国漫游”?

异地就医需求不断加大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研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列在全国两会时提交的一份提案中说,深圳有许多外地来的年轻人,他们的父母在退休后多选择和子女待在一起,但却因为异地就医报销不了医药费,需要每年在老家和深圳之间往返数次,不仅折腾人也花了不少冤枉钱。

记者日前在北京两个大型生活小区进行了一次调查在100位老人中,有38位外地老人,其中16位随子女长期定居北京,22位帮助子女照看孙辈往返于北京和老家两地。即使在京异地居住或者异地就医的老人按10%的比例保守估算,数量也很可观。

原国家人口计生委于去年8月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指出,2011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其中享有医保的人占有一定比例。

“异地居住、异地工作、异地急诊、异地转诊导致了异地就医需求。”医改专家、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刘国恩指出,破解异地就医的难题,首先要解决就医结算的问题。

难在垫付多和政策差异导致的报销受限

退休后随儿子到北京居住的马云兰2012年因一场大病花去1.2万元。为了报销这笔费用,老人多次往返于老家和北京,不断开证明和打电话,不胜其烦。

中国人民大学李珍教授介绍,我国目前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种不同的保险制度。“目前,前两种由分管,新农合则归国家卫生计生委分管。”李珍指出,不同保险的报销目录、报销额度均有不同。

据了解,我国各地医保政策是以本地经济水平为依据制定的。由于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征缴比例不同,加之门诊特殊病种、医保药品、诊疗和服务设施等诸多不同,导致参保者享受的报销额度不同。

医疗费垫付压力大、报销周期长是导致异地就医难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早在2007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保中心一项关于异地就医管理问题的调查中,这个问题已经凸显。

马云兰老人说,幸亏儿子的收入较高,如果只靠自己那点退休金来垫付,正常的生活都会成问题。但是,并不是每位老人都像马云兰一样可以垫付。许多老人平日里经济不宽裕,一旦身患重病,再遇到医保垫付加上医保报销迟缓的问题,很可能就会延误看病的最佳时机。

“医保随人走”尚需时日

“报销手续繁琐,主要是由于参保地与就医地实施的医保政策不同,这样难免会有部分医疗费超出参保地医保规定支付范围,最终只能由参保人员自己承担。”医改专家、北京大学医学教授吴明指出。

为了解决异地就医问题,国务院医改办于2009年4月7日发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明确指出了今后3年将推行医保异地结算。

有专家提出,这是一个医疗卫生信息化的问题。全国实施“一卡通”,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参保人凭医保卡直接结算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真正实施起来有些困难,这是一个综合问题,涉及到信息化建设、城乡统筹和地区统筹等方面,形成比较规范的体系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原卫生部医政司司长吴明江指出。

近年来,不少地区在异地就医费用结算方面做了可喜的探索。目前在一些省(区、市)已实现了省(区、市)内的即时结算;一些省份之间也开展了跨省医疗费即时结算的协作,例如长三角经济区的部分省(市)。

“但是,医疗保险的结算并不是简单的现金交易,它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对医疗服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核,防止骗保和滥用医疗服务。”北大教授吴明指出,在异地结算中,医疗保险结算地必须将医疗服务发生地用了什么药、实施了什么诊疗项目、分别花费了多少钱等信息全部收集过来,这不仅需要全国几千家经办机构与数万家医疗机构实现联网,也需要所有信息标准化,如药品、诊疗项目的编码统一。

对目前的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保制度间既有交叉又有不同,管理部门的分散导致财政的重复投入和管理上相互掣肘的现状,记者从卫生计生委了解到,这个局面有望于近期结束,统一划归一个部门管理。

原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应亚珍研究员表示,应该以“三保合一”为契机,及时推进全国异地就医医疗费的即时结算工作,促进“参保者方便、可异地享有医疗服务”。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