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儿童医院“看病像打仗”如何才算“努力到极限”?

2013-08-19 15:42:49 来源:人民网

“目前正值暑期就诊高峰时期,患儿和家长们如潮水般向北京儿童医院涌来,医生、护士持续超负荷工作。医院想尽办法增加接诊能力,但仍面对巨大就诊压力。据央视《新闻1+1》报道,现在的儿童医院,看病像打仗,挂号像春运。对此院长倪鑫无奈地说,我们已经努力到极限了。据了解,与去年同期相比,儿童医院日门诊量增加了近20%,但医院的医生数量没变。”(央视8月18日)

从“打地铺,通宵排队”,到“挂号大厅一开门,家长们撒脚如飞、拼命奔跑”,仅仅是挂号这一环节,便足见硝烟弥漫、竞争激烈。“看病像打仗,挂号像春运”的说法,看来绝非戏谑,而更像是写实。

应该说,对于暑期就诊高峰,北京儿童医院方面并非措手不及,毫无准备。不过,尽管采取了三大应对举措:在空间上,尽量地扩大医疗用房;在时间上,提前挂号时间、优化就诊流程,使病人最短时间能够就诊完;在人员方面,甚至要求医生提早开诊,增加夜间门诊、夜间专家门诊。然而,虽然院方可以说使出了浑身解数,用院长的话说“已经努力到极限”,但却仍然未能改变甚至缓和“看病像打仗”的尴尬局面。

事实上,对“看病如打仗”感同身受的,其实绝不仅仅是患者,医生们又何尝不每日如同上战场。笔者的不少医生朋友,都对每日潮水般涌来的患者心存忌惮,因此而对诊疗工作产生恐惧感乃至精神压力过大的,也并不在少数。以北京儿童医院来看,日门诊量增加了近20%,而医院的医生数量却没变。无论如何扩大诊疗空间,并在优化诊疗流程上想办法,其实都并未改变医患数量不对等的客观现实,仅仅是院方单方面竭尽努力,“看病这场仗”恐怕还将继续“打”下去,战况恐怕也将愈发惨烈。

那么,是不是只需增加儿童医院医生的编制,就能“患来医挡”,百战不殆了呢?表面看来,这一对策似乎有的放矢。但之所以北京儿童医院会遭遇暑期就诊高峰,而且这个高峰还有越来越高的趋势,其实正在于专业医疗资源的过度集中。假如对策只是继续加强医疗资源的集中度的话,后果不过是进入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罢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局面。现实中,大城市大医院的规模越来越大,但看病难的局面却非但没有缓解,公众甚至感受难度反增,其实就是明证。

某种程度上,患儿从全国各地赶到北京,想方设法挤进儿童医院看病。这一现象的背后所暴露的恰恰是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与不合理。从院方的统计数据同样不难看出问题,在每天1万人次的门诊患儿中,看发烧感冒的患儿有3000人次左右;来自全国各地和北京本地的疑难重症患儿有3000人次左右。另外还有3000人次,是在其他医院就诊过,但家长不放心,再到儿童医院确诊一下的。如果说外地疑难患儿3000人还有必要的话,那么,看发烧感冒的3000名患儿的诊疗需求,则完全应当在社区获得满足;至于因家长不放心而从其他医院转来的患儿,这些医院为何没能起到有效的分流患儿的作用,倒是更需反思。

而按理来说,假如医疗资源能够根据需求有对应的分层配置,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之间又有紧密的患者分流机制的话,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才是应对患者过度集中,平滑就诊高峰的对症之药。

基于此,“看病像打仗”仅仅是接诊医院的“努力”其实还远远未到“极限”。除了增加医疗资源的供给外,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才是平息这场“战事”的治本之策。(武洁)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