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护士的补充角色,住院病人对护工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由于资源不足,“黑护工”现象日益蔓延,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甚至不断引发医患纠纷。近日,由于护工公司新旧交替而产生纠纷,100余名所谓的“黑护工”多次聚集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办公区,要求医院“给个说法”,还有部分“黑护工”则阻拦公司为有需求的患者派正式护工。
点评:“黑护工”产生的根源是:医院正规的护工数量不足,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不得不将护工这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交给市场。因为医院监管不足,完全市场化的护工工作难免沦落至盈利性有余而专业性不足的境地。
再加上,医院是个开放的公共场所,对于一些明显有违科学、不合理的“黑护工”现象,医院没有执法权,这就使得“黑护工”现象愈演愈烈。但是,针对此,并非没有改进余地。医院和医疗监管部门,还可以通过监管手段,净化护工环境,杜绝“黑护工”的存在。
一方面,医院应该最大限度地增加护工资源,满足大部分患者的需求。即便是要将护工服务交由其他市场主体,也应该确保对这些主体的管理权限,设定相应的准入、管理机制。唯有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压缩“黑护工”的生存空间。
对于正规护工,作为市场管理主体的医疗卫生部门,应该赋予医院对其相应的准入、管理权限。同时,医疗卫生部门有责任取缔医院内存在的“黑护工”。当然,做这一切,应该本着为患者考虑的原则,很好地控制成本,减轻患者负担。
完全可以离得更近。虽然,柳应江身患重病,他的邻居们也并不富有,但这样的一种“熟人社会”模式,恰恰是东莞这座城市,乃至于现代社会值得引以为荣的。希望东莞“最美出租屋”不是孤本,有越来越多的东莞人像柳应江和他的邻居那样友爱互助。笔者也坚信:有此爱心环绕,柳应江一定能早日战胜病魔。
原标题:监管医院护工,还有很多发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