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增加非药比例,面临丧失医保资质风险
自2009年开始的新医改政策寒冬期尚未度过,又面临线上药品B 2C业务的强势挤压,线下连锁零售药店的生存现状正在进一步转差。
日前,为应对政策寒冬及线上线下业务冲突的问题,国内药品连锁巨头海王星辰即公开表示将增加非药业务以求自保。不过,有分析就指,由于目前各地对医保药店的准入均设有严格的非药业务占比上限,大肆增加非药,最终将令药店面临丧失医保资质的风险,此举能否奏效还有待观察。
纯药店数量急剧缩水
“我们将加大非药业务”,在半年报的当口,海王星辰终于做出了新的决断。对于是次决断,其CEO张福祥直言,主要是基于药品降价趋势短期内不可逆转。因为,“药店必须扩大药品以外的有关健康、个人护理等相关产品的销售比例。”至于非药业务究竟提至多少比例方算合适,海王星辰的答案是50%以上。
作为国内首家赴美上市的连锁药店,2007年,海王星辰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超过3.8亿美元。
不过,这家药品销售占该公司总销售额一直维持在六成以上的连锁药店,近年业绩却不断下滑,并拖累股价和市值大幅缩水。截至美国时间8月27日,海王星辰股价为1.53美元,市值约1.5亿美元,与2009年最高位的7.6美元相比,4年间海王星辰市值缩水超过6亿美元。这一此前被认为中国连锁药店标杆的公司业绩下滑,在业内看来,其实是目前传统零售行业遭遇资金和成本上涨压力,并受线上零售冲击的一个缩影。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目前国内的连锁药店均已经在积极发展非药业务。南都记者近日走访广州市内药店发现,单纯还在从事传统药品销售的零售药店已经屈指可数,以祝福你大药房、二天堂大药房为例,这两家非药业务较少的药店,也已开设蛋白质粉、维生素等保健品柜台,并设有日化用品区,出售洗发水、面膜等产品。而稍大一些的大参林和老百姓大药房,则在向包括护肤品、零食、药妆、奶粉方向发展专柜。
非药是把双刃剑
对于海王的转型,业内普遍认为是双刃剑式策略,成效有待观察。中康咨讯最新研究报告称,2013年医药线下零售业增速回落,是非药业务增长乏力的一个表现。
“2013年增速再度回落,说明我们虽然提出了大健康概念,但药店的产品结构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我们的非药增长对药店的生意拉升非常不明显。”中康资讯总经理吴瀚如是指出。
非药业务之所以增长不给力,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受制于医保资质的门槛问题。以北京为例,该市规定从今年2月1日起,北京市内医保药店必须以不少于70%的面积用于销售药品。北京这一旨在确保医保资金安全的举措,被业内认为将进一步压缩非药的销售空间。因为只要非药业务超出上限,则意味着药店将丧失医保报销资质。而这一资质在目前而言,对药店来说,依旧是吸引客流的一个关键卖点。
据南都记者了解,目前对医保药店非药业务喊卡的还不只北京,珠海、杭州等地已经相继出台了全面禁止药店非药业务的新规。而广州也一度拟出台旨在限制非药在医保药店销售的新政,广州市医保局此前曾一度将限非令草案发给业内企业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