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以来,药价始终是各方争论的焦点之一,药品定价机制中的不合理因素被认为是多种行业积弊的根源。2014年截至目前,重大价格改革举措出台之密集为近年少见,药价改革是亮点之中的亮点。
不可否认,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药价形成机制仍处于建立健全过程之中,并且常感不通之痛。
多部门密集出手
中国药价形成机制梗阻在哪里?如何突破更为可取?
9月下旬,相关部门分别就药品注册、招标采购、医保制度等召开高级别座谈会或征求意见,这三方面问题都与药价息息相关。
国家食药监总局就加强药品注册管理,进一步明确受理工作要求也正在内部征求意见。该政策将对新药、仿制药、进口药品的注册申请,以及补充申请、原料药与制剂关联申报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确定。行业人士也对药品注册申报流程、时限、权限下放等方面的内容提出建议。
全国人大财经委已于9月中旬,就社保制度和药品产业政策相关工作着手调研制药企业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后期还将就政府相关工作展开专题询问。此外,财政系统也在出手,9月18日,财政部网站发布消息称,上海专员办对医药行业存在的典型问题、药品成本利润构成等作了专项调研。
种种信息表明,围绕药品价格的改革政策越来越突出强调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国务院关于医改2014年重点工作的要求,国家发改委需在12月底前制订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文件。
多环节致药价积弊
目前,中国的药品价格一部分由政府管理,一部分由市场调节。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药品约占22%。这部分药品虽然数目少,但用量大。中国需要一套既符合经济规律,又能确保民生的严密的药价形成机制。但目前药品实际价格不能反映出合理成本和质量情况。这种价格机制的不合理主要在于,药品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缺乏,各环节都被扭曲。归根结底是因为,一些既往决策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医改中始终存在讨论:药价究竟是听政府的,还是听市场的。这些年,片面强调政府或市场作用的观点都很突出。政府价格管制在与市场主体博弈过程中往往力不从心。实际上,药价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监管部门传递的信息已显示,未来药价形成机制的几个重点包括:市场决定价格、政府间接引导、支付约束费用。以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为突破口,定价、招标、报销等环节改革联动。
控制医药价格并不意味着能控制医药支出上涨,比如过度医疗就存在对政府管制效果一定程度的抵消。在欧美国家,往往存在一套较为严密的机制约束药价扭曲,比如医保机制。目前国际有影响的药品价格管理模式都有优劣,还没有一种完美的药价管理机制。但事实是,中国无论是相关主管部门还是市场主体都有短板,它们都为药价扭曲“贡献”了负能量。
低价药新政收效尚需观察
近年来经典老药频频消失,印证了这种扭曲的存在。经典老药往往是低价药,其频频消失是药价形成机制存在问题的突出反映。
2014年国家相关部门开始利用价格管理办法加速解决这个老问题。3月初,在全国两会期间的医药界行业会议上,国家发改委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要出台低价药新政。4月,国家卫计委等八部委发布相关意见,提出了保障常用低价药生产供应的政策。5月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低价药目录》。该意见和目录的出台被业界赞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典型实践。
低价药新政放松了对低价药品的价格控制,从采购、储备、医保支付、监管等方面对低价药生产供应予以制度保障,有望解决老百姓“没有低价药吃”的问题。同时,一定程度放开低价药价格管制对医保而言意义突出,朝着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谈判机制迈出了积极的一步。
这些年,深化医保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建立医保机构与药品提供方的价格谈判机制,但进展有限。低价药新政出台的初衷绝不只是希望获得象征意义,而是为了让经典老药回归,惠及百姓。目前,官方和民间都没有进一步的监测结果发布。
因此实施效果尚有待观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一些低价经典老药已消失多年,要恢复生产,企业面临繁复的申请、投产程序,以及并不太确定的未来市场。此外,低价药产业链上下游已被毁坏,产业链修复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