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开放外商独资医院之后,商务部表示将研究外资医院接入医保,开放医保对外商医院究竟意味着什么?利好的背后,外资要落地,还需要过哪些坎?
先来看目前外资医院的现状,支付方式主要是高端医疗保险或者个人掏腰包,这些人通常是外籍人士,企业高管和本土自费的有钱人。这种支付方式和医保不关联,保险计划是纯粹的商业医疗险,没有医保内外,自费药不自费药的区分。但这个市场很小,局限有三方面。第一,人数不可能出现爆发增长。第二,想做高端的太多,市场相对已经拥挤。最后,服务能力局限在门诊和简单手术,真正复杂的治疗需要转诊公立医院。
外资医院接入医保如果实现,需要回答的问题有两个。一个假如外资定位的仍然是昂贵医院,医保能够覆盖多少费用?假如仍然是上面这类的高端定位,医保接入也只是形式,报销金额相比花费杯水车薪,而且大部分人购买高端医疗险,根本不需要医保。此外,医保的覆盖保障是全民性的,是基础保障为核心的,不可能去覆盖额外的差异化竞争的服务。
那么,如果不是定位高端医院,而是定位在老百姓能看得起的服务,能够用医保,那么外资如何做出特色和公立医院竞争,同时保证投资能收回?
设想外资要建立一家适合中产阶级的医院,病人可以使用医保账户,那么就会面临和公立医院一样医保结算的问题,从药品,检查等各个项目,如果走的是医保路线,价格有一定的限制,基本上和公立医院相差不会太大。
可能形成差异的是服务模式,比如更好的预约服务,不需要长时间排队,医生较好的服务,更多的医患交流时间,远程医生服务,以及简化的就诊和付费流程等。相应之下,外资医院服务费(挂号费)可能高于公立医院,这部分支出可能需要自费而不是医保报销。另外也可能采用基础门诊打包收费的模式,类似港大深圳医院的模式,但这种模式更适合医保放开对基本药品采购价格之后,按照比例报销药品费用。
虽然外资医院有更好的硬设施,前期在流程设计和远程医疗服务上的投资,更多的健康服务人员,以及更高的医生工资。但是,如果外资推出和公立医院相差不大的治疗费用,稍贵一点的挂号费,加上医保支付,这些是否足以支撑外资医院的排场?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医保接入好比给了外资医院进入中产阶级的一个入口,给最基础的部分提供保障,但往上一层,外资医院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光靠医保是不够的,用户的自付比例仍然很大(虽然并不会像高端医院那样完全不能接受)。
医保接入外资医院只是多提供了一个接口,对于想进入中端的外资医院来说,到底能什么样的模式才能适应中国市场?
第一种可能的模式是类似国外Concierge care的会员打包模式。这种模式针对的是个人用户,对中产阶级来说,目前最大的困扰就是基础医疗服务太差,他们的需求是有效率,方便的服务,在可以接受的价格范围内,他们愿意支付一定的溢价。但换取的是更方便的就诊模式,比如24小时在线医生咨询,手机预约,更贴心的就诊环境,人性化服务比如用药提醒,回访,慢性病管理和送药上门等。在会员价格内可以设计不同层面的套餐,专门针对门诊病人。
另外一种模式则是针对团体用户的。在中国,控制个人的医疗风险比团体要难得多,因为个人有逆向选择的道德风险,且中国的个人疾病史信息不全,很多既往病症无法知晓,因此风险较高。而团体相对来说好很多,风险可以得到分摊。
针对团体用户的医疗服务可以和商业保险公司合作。目前大部分针对团体的医疗保险都是在医保范围之内进行报销的,对用户实际医保风险的保障严重不足,未来市场需求很大的是医保范围之上,但并不需要像覆盖昂贵医院保障那么高的保险计划。类似的计划可能涵盖比医保更高的挂号费,自费药的报销,住院更高的津贴,健康管理项目的费用,以及大病和意外保险等综合项目。
外资医院能提供的差异化核心在于针对企业员工更加便利灵活的服务,扮演类似团体“私人医生”的角色,这种服务目前很难在公立医院获得。而且公立医院和保险的合作也只是蜻蜓点水,即使有VIP部门的合作,也只限于治病和理赔上,真正深入的合作还未打开。
总结下来,医保接入只是提供一个入口,最基础的服务无法支持外资医院的开销,也很难体现其差异点。因此医保远非足够,但高端路线长远看发展空间不大,且市场蛋糕本身很小。因此中端市场对外资打开局面极为重要,而这部分市场的支付方,医保是最基本的一方面,但在此之上,必须要建立灵活的其他支付方式,会员和企业团体都是可能尝试的方向。如果缺乏这些支付方式,纯粹靠医保,外资的优势很难体现,投资也很难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