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2014年前三季度医药外贸形势分析

2014-11-13 14:20:02 来源:医药经济报

目前,世界经济有所改善,但主要经济体经济尚未企稳,外需增长存在变数,贸易保护主义形势严峻,企业综合成本居高不下,产业结构艰难转型。我国医药贸易将继续在国内国际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前行。

2014年1~9月,我国医药进出口总额725.37亿美元,同比增长9.72%。其中,出口额404.54亿美元,增长6.62%;进口额320.83亿美元,增长13.9%;对外贸易顺差83.7亿美元,同比下降14.37%。医药外贸继续保持中低速增长态势,但增速持续趋缓,整体发展困难不容小觑。

而伴随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好转,国内医药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等内生动力的持续增强,以及国家在医药政策、市场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2014年我国医药外贸发展将呈现总体向好的局面,全年增长将呈现前低后高态势。综合各方面因素,预计2014年中国医药外贸将达到10%左右的增长,其中出口增长7%左右,进口增长14%左右。

1.【商品结构】

中药类:出口增长进口回落

1~9月,中药类产品进出口总额33.44亿美元,同比增长9.99%;出口25.86亿美元,同比增长13.9%;进口7.58亿美元,同比下降1.55%。

作为出口主力的植物提取物,保持24.09%的两位数高速增长;保健品、中药材及饮片出口增幅分别为8.78%和6.04%;中成药则出现量跌9.14%,价增8.07%的局面,造成中成药整体出口金额下降近2个百分点,是唯一出现金额下滑的中药类产品。分析原因,除了中医药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国内企业内生动力有待提高外,国外政策的制约以及中成药在欧盟市场的注册等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如英国药管局从2014年5月1日起停止销售非执照草药制品,这一禁令对我国出口欧盟市场造成一定影响。

进口方面,中药材及饮片进口额1.66亿美元,同比增长14.6%,进口金额的增长依赖于进口价格同比上升47.88%的拉动。而植物提取物进口金额2.29亿美元,同比下降幅度超过20%,进口价格同比微增0.77%。近来,国内植物提取物企业竞争力得到一定提升,部分原先以进口为主的植物提取物产品由进口转为国内供货,且去年该产品进口量较大,市场处于饱和状态,进口有效需求受到抑制。

西药类:进出口趋势依旧

前三季度,我国西药类产品进出口额430.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73%;出口233.61亿美元,同比增长7.88%;进口196.65亿美元,同比增长19.09%。

其中,大宗原料药出口额192.83亿美元,同比增长8.15%;出口数量同比增长5.39%,出口价格微增2.62%。原料药在西药中的占比为82.5%,占整体医药出口额的47.67%,比重过大折射出中国医保产品结构调整、产品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大宗原料药受新版GMP、环保压力等影响产量下降,短期内供货紧张,助推价格上涨,进而带动我国大宗原料药出口呈恢复性增长,但制约原料药产业如产能过剩等深层次问题并未有效解决,整体来看,原料药出口增速下行趋势已不可逆转。

西成药和生化药出口虽有所上涨,但出口金额有限,分别为21.52亿和19.26亿美元,仅占西药出口的17.4%,无法与原料药比肩。国内企业在注重丰富产品线的同时,应将重心向高端制剂等下游产业链倾斜,依托坚实的原料药产业基础,消化自身过度产能,提升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努力实现粗放型低端产品向精细型高端产品的战略转型。

进口方面,西成药、生化药则占西药进口的67.43%,且进口增幅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西成药、生化药在进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提升。伴随我国人口结构的变迁、市场容量的扩容以及相关支持医药发展政策的落地,扩大进口具备了现实条件。

医械类:进出口增速趋缓

我国医疗器械出口进入稳步成长期,增长幅度缩窄。1~9月,医疗器械类进出口总额261.92亿美元,同比增长5.18%;出口额145.32亿美元,增长3.67%;进口额116.6亿美元,增长7.13%。

一次性耗材类产品出口数量虽增长11.45%,但出口均价却同比下降19.44%,出口数量的增长无法冲抵均价降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出口额同比下降10.22%。高附加值的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出口趋于稳定,虽然仍以外资企业出口为主,但内资企业份额在逐年上升。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