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老您今年90岁还坚持训诂校勘工作,当选国医大师后,今后会更多地关注哪方面的事情?
李今庸:训诂校勘是我生活的重心,也是我快乐的源泉。我现在身体状况还行,还能爬楼梯呢。虽然有一只耳朵听不见,但我还有另一只耳朵。眼睛视力虽然严重衰退,但我还可以用放大镜来看。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不会停笔。
国医大师是荣誉,更是责任。不管是国医大师还是普通的中医师,首先都是中医人,都希望中医药发展得更快更好。无论角色如何改变,我都会一如既往地做好学术传承,给每一个学生答疑,给每一位病人诊治,为中医药发展写好每一封建议书。
记者:作为一位中医教育家,您认为青年中医如何才能走好中医路?
李今庸:我一直非常关注中医院校教育,最近还写了一封建议书提交给教育部。现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硕士生、博士生毕业了不会看病”,主要原因在于课程西化严重,学生学西医的时间多过学中医的时间;教材编写不规范,同一课程有几十个版本,观点各异,加之教经典的老师缺乏古文基础,导致中医几千年的经验不能得以很好传承。
文化是灵魂,经典是基础,“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青年中医应多读、广读经典医籍,多临床实践。读书也必须深入到实践里面去,不能停留于文字表面上。
而成为大师最重要的是,先学人品而后做学问。“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医者德为先,要有仁爱之心,要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心里要时刻装着病人。
人才是实现“中医梦”的基石,希望中医人才代有新秀,青出于蓝胜于蓝,为中医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近年来,中医药快速发展,前景可期,您期待一个怎样全新的中医世界出现?
李今庸:中医药发展,必须要明确发展方向。当前我国中医西化现象严重,长此以往中医必将患“失语症”。中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理论体系的医学,现代科学技术可以为我所用,但必须进行中医改造,运用到中医药学辨证施治中,让其为中医服务。
现在的中西医结合只是“中西医优势互补”,并非真正结合。中医、西医二者产生的条件不同,历史背景不同,理论体系不同,哲学基础不同,医学模式不同,中西医结合应当是两种医学从理论到实践的有机结合,两种医学各按其内部规律发展到医学模式的转变,同时努力促使“西医中国化”“中医现代化”,从而形成一个具有辩证思维形式的新的医药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