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IT巨头加码移动医疗 市场标准缺失致良莠不齐

2014-11-27 11:54:14 来源:通信信息报

近年来,国内外移动医疗领域可谓风起云涌,不仅有BAT等互联网巨头争先恐后杀入,展开激烈厮杀,更有苹果、三星等大鳄对这一市场蛋糕虎视眈眈,意欲分得一杯羹。较早入局的阿里巴巴日前则大手笔出招,推出“未来医院”,实现首个医保脱卡支付;而风头正健的腾讯也不甘落后,微信公众号将实现预约挂号以及支付。

移动医疗行业烽烟四起,热闹非凡,发展势头强劲。但从目前来看,这一市场尚且处于起步阶段,盈利模式并不清晰,并且还没有建立统一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容易出现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乱象,亟需加强约束和监管。

巨头磨刀霍霍向移动医疗市场

日前,支付宝与华侨医院联合为公众推出首个支持支付宝医保结算的“未来医院”,患者在广州华侨医院就医,从挂号到缴费,都可以在支付宝钱包里用医保结算,等候时间可缩短一半以上。支付宝钱包看病可以用医保实时报销,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在移动医疗领域又前进了一步。而同样对互联网医疗市场抱有勃勃野心的腾讯也毫不示弱,微信推出“广州健康通”公众号,广州市民可通过该公众号预约广州约60家医院的挂号,微信与广州市卫生局启动“支付一分钱”的挂号活动。

这些年来,国内几大互联网巨头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移动医疗领域。2011年,马云的云锋基金就向寻医问药网投资数千万人民币,今年7月又向华康全景网砸出几千万人民币;同样在7月,百度公司与北京市政府联合发布“北京健康”云平台;而腾讯更是以7000万美元大手笔入主丁香园,1亿美元砸向挂号网;除此之外,小米也想打开通往移动医疗的大门,9月小米向九安医疗投资2500万美元;此前,盛大也曾一度涉足移动医疗领域。

另外,国外许多巨头企业也在积极抢滩在线医疗市场。如谷歌公司专门设立cente项目,投资了基因诊断、远程诊断、医疗保健等公司,同时也在收集个人生物信息;苹果公司推出名为Healthkit的移动应用平台,用来收集和分析用户的健康数据;三星推出S Health应用程序,收集整理用户健康数据,并能绘制出变化图,以此来帮助改善用户的生活习惯。

移动医疗市场潜力巨大

2014年被称为移动医疗信息化元年,移动医疗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据艾媒咨询机构的数据显示,预测2014年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28.4亿元,到2017年,将突破1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0%以上。

国内移动医疗领域热钱涌动,不断吸引投资者涌向这一领域,其本质推动力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我国人口老龄化造成医疗需求的急剧增长。据统计,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呈现总量扩张、增量提速的发展态势,而老年人群是医疗卫生资源的主要消费对象,这也给移动医疗市场提供了庞大的消费群体。

第二,长久以来,看病难、看病贵广受诟病,而新医改又面临重重困境,这些都为国内移动医疗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国一直面临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和短缺的问题,移动医疗的介入可以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分布和流动。同时,移动医疗可以提高医疗效率,改变医护人员频繁奔波病护区和科室的现象,方便医生调阅各种资料,开具医嘱;也能实现医生与护士的信息即时共享,大幅提升医护工作协同效率;更拓展了医患之间的沟通渠道,方便医生利用碎片时间与患者互动。

第三,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日趋普及、移动互联网进入4G时代,以及在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下,移动医疗也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中,不仅有可穿戴设备、远程会诊、医疗大数据平台等新载体,而且更出现云端医院、未来医院、空中医院、小微医院等新型理念。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能使医疗服务更加便捷,比如通过移动高清视频可以获得清晰、快速的远程指导,不错过黄金治疗期;借助移动医疗诊断设备,可以进行远程会诊;利用社区医疗平台可以为公众提供掌上医讯、预约挂号等服务。

发展移动医疗仍需循序渐进

目前,移动医疗市场发展如沐春风,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还是处于政策法律监管的空白地带。此外,在产品、服务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致使行业内鱼龙混杂、野蛮生长乱象频现。

在医疗改革政策的激烈下,电子商务企业、制药企业、医疗器械生产商、医疗专业机构等玩家将纷纷涌入,呈现百家争鸣的盛况,然而移动医疗尚处在行业萌芽期,各厂商也处于盲人摸象的探索期,还未形成完善的市场竞争环境。市场中的企业大多是小规模企业,水平参差不齐、良莠不齐,市场集中度低,绝大多数公司仍未找到实现商业价值的方法,盈利模式仍在打磨,产品出现严重同质化,且市场价格混乱。

另外,由于移动医疗产业没有完善的规范,如要实现移动护理,首先需要规范的医嘱术语和护理知识库,但目前缺乏国家层面的标准,极易导致误诊,不仅耽误治疗,还将面临维权困境。用户在医疗APP上获得的处方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一旦出现问题,将难以找到有效的法律条文来保障自身利益。而且,使用移动医疗具有局限性,增大误诊风险。通常诊疗需要望、闻、问、切和专业仪器辅助,并针对病人的特殊情况开出合适的药方,而移动医疗则是“隔空猜物”,无法保证准确性。

移动医疗将迎来百花盛开的春天,但在这条道路上注定长满荆棘,这就需要从业者、相关部门等携手披荆斩棘,共同创造互联网医疗的新生活。(蔡晓卿)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