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大型民营医院在2014年岁末的集体“爆发”呈现出一副高度相似的群像——复杂的身世,艰难的审批立项,漫长的十余年工期,巨额的几十亿投资,以及艰辛又一波三折的筹建故事和依然有待观察的未来。
伴随着中国新医改进入第六年,核心的公立医院改革终于开始出现松动迹象;被认为最可能从外部盘活和撬动公立医院改革的民营医院出现发展的转折点:从早先的小型专科连锁医院“低调”生存,集中“爆发”为巨型民营医院的高调落地。
落地
公立医院院长王杉当家的私立北大国际医院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大医院”。
当本月这家亚洲最大的单体医疗建筑正式运营接待患者的时候,这个借鉴首都机场T3航站楼设计的超大型医院总投资已经突破了45亿元人民币,建设期超过了10年。
从数字上来看似乎更加一目了然——拥有北京市硬件规格最高的停机坪,开放了36个医疗中心、49个医疗学科、159间ICU(重症监护)病房和1800张病床,这个数字甚至比王杉做院长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病床数多出了300张——位于北京二环辅路上的后者,是中国第一所自建大型综合公立医院和全中国最著名也最忙碌的三甲医院之一。
现在,著名的公立医院院长王杉更引人关注的新身份是“北大医院国际集团董事长”和“北大国际医院首任院长”。
公开资料显示,北大国际医院由方正集团和北京大学合作共建,双方分别拥有其70%和30%的股权。
“北大国际医院是混合所有制性质,没花财政一分钱,由北大国际医院集团(后更名为北大医疗产业集团)全资兴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社会资本投资的非营利性医院。”参与了整个筹建过程的王杉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而事实上,在庞大体量与先进硬件之外,北大国际医院出身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北医系”身份,一直被认为是这家民营医院最具实力和想象空间的部分。
按照北大医学部和方正集团的战略规划,北大国际医院与目前北医系的六家附属医院组成“兄弟联盟“,共同参与国际医院建设,帮助后者的学科共建、人才委托培养、多点执业等方面战略合作的落地,解决民营医院发展最核心的医生来源和水平提高问题。
事实上,2014年开始,北大国际医院就开始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签署了学科共建合作协议;6月9日,与北大肿瘤医院的合作协议也正式落地;8月1日,签约医院又将北大人民医院、北大第一医院、北大第三医院纳入在内。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曾公开表态,北大医学部将结合北大国际医院的筹备进展,全面统筹其医疗、教学、科研体系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并对国际医院临床人员培养给予支持。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17公里之外的北京天通苑地区,筹备十年的清华长庚医院宣布正式开业——不同于北大国际医院的非营利性民营医院身份,明确定位为大型公立三级医院的清华长庚采取清华大学和台塑关系企业联合出资的“市场”方式,总投入超过20亿。
而在广东,立项十年的民营东莞台心医院终于在2014年岁尾被放行运营,这家由东莞台商投资企业协会的会员企业共同出资筹建,最初只是想解决当地10万台商和家属医疗问题的医院,已经在漫长的建设期中不断调整成为一家耗资巨大的大医院——占地228.6亩,规划床位1800张,目前已投入超过7亿元人民币。
生存
但对一家医院的运营来说,艰难的获准放行很可能只是真正艰难的开始。
“我们最开始拿出大笔资金收购民营医院,后来发现其实公立医院的人才、当地百姓的信赖程度等这些因素对一家医院经营的成功是最关键的因素。”国内某知名集团的医院收购业务负责人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