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1:1与9:1,新政策能否改变医疗失衡局面?

2014-04-10 10:52:3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9日电 题:1:1与9:1,新政策能否改变医疗失衡局面?

新华社记者江国成、吕诺、孟昭丽

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人社部9日宣布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并要求各地将符合医保定点相关规定的民营医院纳入医保等社保定点服务范围。这些举措能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加快进入医疗卫生领域,缓解“看病难”?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还有多少障碍?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相关民营医院。

1:1与9:1失衡折射几多医疗痛处?

公立医院在品牌、实力和市场份额上占据绝对优势,占有90%的市场份额:去年前10个月,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总数之比为13440:10877个,大约1:1,但全国公立医院总诊疗人次和住院人数与民营医院相比均为9:1。

30多岁的北京居民小包是个典型的“北漂”。不久前,她的丈夫突发脑溢血,在附近公立医院抢救无望后,她设法将丈夫送往北京著名的宣武医院。小包说,民营医院鱼龙混杂,想不到有哪家让她放心的,所以从没想过去民营医院看病。

小包对民营医院的看法在亿万城乡居民中确实有一定的代表性。

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表示,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影响,我国民营医院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扶持,在技术实力和政策支持上和公立医院待遇悬殊,多数民营医院只能在公立医院的夹缝中艰难生存。

“在许多西方国家,医疗服务和技术最好的医院往往是民营医院,而不是公立医院。在我们国家,情况正好相反,民营医院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许多病人不敢去民营医院看病,很多民营医院也请不到、留不住好医生。”刘国恩说。

同许多民营医院只有10余年左右的发展历史相比,我国公立医院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来,公立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享受政府在人才培养、财政拨款、税收、土地无偿划拨等方面的扶持。相比之下,民营医院不但享受不到这些政府扶持,反而在人才引进、设备配置乃至体检等政府服务采购等方面受到歧视。

新政策能否吸引社会资本办医?

“放开民营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对民营医院发展肯定有好处。让我们对民营医院的发展更有信心了。如果价格不放开,一些个性化的特色服务等业务就没法做。”拥有四川省最大民营医院—成都市西区医院的郝士权说。

耗资4亿元,按照三甲医院标准建设的西区医院大楼高达26层,拥有800张床位,是四川第一个拥有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资质的民营综合医院。15年来,这家医院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63人,其中高级职称80人,中级职称120人,还配备了进口自德国、美国等上亿元医学诊疗设备。

“这是2009年启动新医改以来破除以药养医体制最为有力的政策,对公立医院改革和社会资本办医具有实质性推进作用,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原则,为医改趟过深水区提供了多层次的推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朱恒鹏如是说。

对于要求各地将符合医保定点相关规定的民营医院纳入医保等社保定点服务范围,并执行与公立医院相同的报销支付政策,许多民营医院认为这是重大利好。

“我们欢迎这些好政策,期待尽快让我们纳入医保报销定点医院。”首都第一家大陆和与台资合办的民营医院—北京宝岛妇产医院董事长杨文秀说。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