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鼓励社会办医;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等重磅医改举措,让人们感受到了这场医疗改革的市场化之风。
其实,早在2009年原卫生部就在试点医生多点执业,但一直没有铺开。包括深圳这几年也多次出台红头文件,但进展缓慢,原因何在?这还得放到中国的医改以及公立—民营医院的二元体制上来解释。
虽然中国的社会办医已经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但民营医院还是遭遇了严重的“玻璃天花板”,除了民营医院较难取得医保资格之外,在医院开设布局、引进大型设备等方面都受到严格的行政审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营医院往往被隔绝于主流的医疗科研、职称评定体系之外。一旦医生跳槽到民营医院,就很难拿到科研课题,拿不到课题,就不能发论文,也就不能晋升职称。
所以,尽管目前不少民营医院提出了两三倍于公立医院的工资,也很难挖到公立医院的医生。很多“当打之年”的好医生,也不愿意“裸跳”到民营医院,还是希望套着游泳圈下海,既保留其公立医院的位子,又能多点执业,这也就形成了近年来常见的好医生到民营医院“周末飞刀”的现象。卫生主管部门也逐渐从反对,转而希望将之规范化,并正大光明地提出了多点执业的改革。
当然,多点执业有一定的争议性,最大的问题是作为医生“东家”的公立医院管理者,并不希望自家的医生到外边执业,这也正是目前多点执业进展较慢的原因。但事实上,名医去民营医院执业、搞“周末飞刀”一直没有中断过。
一方面是公立医院机械的管理体制,导致医生不能人尽其才;另一方面,却是民营医院被隔绝于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体系之外。于是,多点执业有了其改革的合理性。这让人想到改革初期,国企技术人员因为体制限制,从技能创造性到收入都“吃不饱”,而当时方兴未艾的民企又急缺技术人员,并且当时改革还没有发展到人才自由流动的程度,于是“星期天工程师”应运而生,这批“星期天工程师”像种子一样迅速带动了中国非公企业的崛起。而如今,公立医生的多点执业,对民营医院来说也有这种“种子效应”。
现在大多数民营医院的医生往往是老的老、小的小(刚毕业的医科学生),中坚的医生比较少。很多民营医院正是靠或明或暗的名医多点执业的帮助,才得以正常开展业务。民营医院虽然有自己的培养计划,但一名医学硕士被培养为成熟医生,一般需要5到8年时间。多点执业的名医正好为这些年轻医生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也给了民营医院一个难得的“孵化期”。
有理由认为,随着医疗市场的进一步放开,民营医院在吸收了名医多点执业的“营养”后,将建立自身的人才梯队,从而摆脱目前边缘化的定位,逐渐与公立医院展开良性竞争。
(作者系知名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