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药政策可以说是医改浪潮中的一朵浪花,终归要与医改的总体要求相适应,跟其他医改措施配合,可能相关细节在以后的几个月里会逐步明确。”
“这药断货一年多了,5天前来了10瓶,就快卖完了。”5月18日,在北京鑫黄蒲大药房,店员这样向顾客介绍甲巯咪唑(又称他巴唑)。而不远处的另一个药房,这种药依然处于断货状态。
“一药难求!”甲亢患者张军这样形容自己这一年的买药经历。为了买到便宜又对症的甲巯咪唑,她跑了不少路,甚至托了不少关系。
这种药最终成为压倒低价药供应的“最后一根稻草”。
“药荒”求解
北京鑫黄蒲大药房曾几次努力去进甲巯咪唑的货,就是进不到,甚至连进口的甲巯咪唑片“赛治”也断货了。这家药店销售经理张中翔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在一些老顾客的请求下,药店还曾通过一些非常规渠道为他们代购,“有时我们就买到一瓶,拆开分给几位顾客,先救急再说。”
据北京协和医院一位内分泌科医生透露,近两年经常有病人向他反映,很难买到甲巯咪唑,“通常甲亢病人吃这种药得持续一两年,有人因为买不到药,就停止治疗,结果病情复发了。”
事实上,出现断货的药品并不止这一种。据张中翔介绍,甲巯咪唑是近几年断货最严重的一种药。但不少低价药常出现短时间断货,像保济丸、十滴水等药都已处于消失边缘。“很多厂家完成一定的生产量后就停掉生产线,第二年才恢复生产。”在他看来,这也是厂家的无奈之举,因为那些药的售价已经接近成本,甚至出现“倒挂”。
杨凌东科麦迪森制药有限公司(简称东科药业)董事长赵东科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他的企业也有不少药在“睡大觉”。他们曾想生产复方丹参片、抗感解毒颗粒等,但一核算成本,就作罢了。
2008年以来,赵东科组织了一项调查,他选取零售价最低的10种常用中成药,对生产销售这10种药品的181个生产厂家的零售价和生产成本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发现:零售价小于生产成本的共101家,占56%。像复方丹参片(60片/瓶)在2008年的平均生产成本为2.45元/盒,生产该品的53家企业中,有32家的零售价低于生产成本,占60%。更为严重的是,2010年复方丹参片的平均生产成本已经超过3元/盒,但同年该药在安徽省的中标价格竟然低至0.95元/盒。
“那些售价很低的药品,企业不愿意生产,经销商不愿意销售,医院不愿意采购,医生不愿意使用,消费者自然就买不到了。”
更严重的是,低于成本销售,逼得企业虚假投料,假劣药品泛滥。“完全生产普药的企业生存更艰难。这几年全国有上千家药企因为亏损或者制假关停了。”赵东科说。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赵东科在2013年提交了《关于改革“普药”集中招标采购的提案》,建议改革普药集中招标采购办法,日用量5元以下的普药不再纳入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范围。
大量买不到所需药品的患者向卫计委等职能部门反映情况。张军便曾多次拨打北京发改委等部门的电话。
2013年下半年,国家卫计委、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食药总局联合对甲巯咪唑供应短缺问题展开调研。
2014年1月24日,四部委在甲巯咪唑等低价药生产供应保障情况通报会上宣布,甲巯咪唑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基本药物定点生产试点品种。国家发改委同意调整甲巯咪唑的中标价格,生产企业可以按照每瓶4.9元的限价上限出厂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