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推进分级诊疗需抓住核心问题

2014-06-11 16:26:52 来源:健康报

□曹 政□

近日,《健康报》连续刊发5篇关于分级诊疗的深度报道。透过这些报道,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基层医疗资源匮乏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了解了各地从人才、医保和医联体等方面切入,探索分级诊疗实现路径的经验。

当前,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百姓就医无序带来的看病难问题已成为医改必须面对的沉疴顽疾。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可见其在决策者心中的重要性。

围绕分级诊疗,各地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并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认识。比如,基层人才的培养、服务能力的提高,是分级诊疗的关键;医保付费机制改革,是调整就医流向的重要杠杆;医联体的组建需要利益纽带,必须涉及运作机制、补偿机制及人事管理制度的调整等。

正如我们在系列报道中所看到的,尽管核心问题已经明确,但是具体如何解决却还面临诸多现实难题。在探索的过程中,一些地方试图引导合理就医的尝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引起了群众的抱怨。

客观地说,分级诊疗的实质是将医疗资源更合理、更有效地配置。在目前已形成的资源倒金字塔格局下,资源调整本来就难度很大,再加上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之间情况迥异,更增加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需要改革者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总结、修正,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

另外,分级诊疗、有序就医的说法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患者的流动可以通过计划指令来实现,改革也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来完成。这一点在医联体的尝试中已有教训。当医联体由行政指令“拉郎配”组建时,就既无法应对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又很难灵活准确地配置医疗资源的供给,效果不尽人意。分级诊疗的建立,恐怕也难以指望依靠行政力量一蹴而就。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分级诊疗是要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满足老百姓的大部分医疗需求。但老百姓即使费时费力还是要挤大医院,追根溯源还在于基层缺少让人信任的医生。现实情况是,医学生鲜有愿意到基层服务者,基层有水平的人也多在伺机“人往高处走”,对口支援难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基层人才荒。如果不能通过机制体制的改革使基层富有吸引力,如果不能使医生在基层能够有尊严地工作、生活,如果没有合格的医生在基层富有创造力地开展工作,那么分级诊疗的建立恐怕仍会是镜花水月。

分级诊疗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做的,一方面是对基本需求的保障,投入资源,支撑基层人才的培养,建立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是从现实需求出发,重点考虑如何调动和引导相关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好行政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的作用,科学、灵活地配置资源。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