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美(市民)
6月4日中午,网络上出现了《河南首家“免费诊所”运营数月后悄然关门》的消息。“免费诊所”创始人之一周国平的外甥苗先生称:大约一个月前,舅舅考虑到自己和其他几位坐诊老医生的身体,无奈将“免费诊所”关了。(6月5日《郑州晚报》)
几位退休老医生发挥余热,创办“免费诊所”,为民众义务诊疗看病,还为困难群众提供午饭。这种理想主义的公益性慈善举动非常让人尊敬和感动。此举既能降低低收入群众的看病费用,又能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然而,“免费诊所”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坐诊老医生年纪太大,身体健康不太好,而前来看病的患者数量又太多。这两大因素就决定了“免费诊所”不可能是长久之计,关门早在很多人意料之内,只是没有想到“免费诊所”只坚持了7个月。
对于民众而言,虽然渴望有免费医疗,但是更在乎的是看病费用是否合理。只要收费合理,能看得起病,患者及其家属就很能接受,也会认定这是公益性项目,不会因为收费就否定了其公益性的本质属性。
因此,“免费诊所”要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让更多的贫困患者享受实惠,应当完善运营机制。一方面,争取向主管部门和社会组织寻求帮助,争取资金援助,维持“免费诊所”的开支;另一方面,治本之策是,“免费诊所”在没有足够资金支撑的前提下,不应该继续走免费为患者看病这条路,而应当转到平价服务,既让普通民众远离价格昂贵的医疗费,又让收取的费用能够维持正常运营,从而保障诊所能够持久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