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海金
“特需服务”,是公立医院拿出一部分优质服务资源,为少部分“特殊人群”服务,体现在挂号、就诊、治疗和护理等方面给高端客户提供的特别服务,当然其价格也非一般。这与公立医院公益性定位不符。在目前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公立医院特需服务挤占了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公共资源,加剧看病难、看病贵,造成更大的医疗不公。
客观而言,公立医院特需服务的出现有历史背景,也有现实因素。从医院内部来说,如国家对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不够合理,而特需服务却可以借助其高昂的收费来弥补公立医院的收入,且能体现医生的价值;从外部原因分析,社会上也存在对特需医疗的市场需求,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患者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更好的医疗服务,而目前民营医疗机构又不能完全供给这部分服务。
诚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一部分人追求更高效、更优质的就医服务,医院相应地提供特需服务,原本无可厚非,但这种服务不应由公立医院来提供。表面上看,有钱的患者花钱买特需服务,似乎有其一定的道理。如果是私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另当别论,然而,担负救死扶伤的公立医院并非经营性企业,而是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事业单位,不能以纯经济的眼光思考问题。公立医院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它只能走“公众路线”,而不能走“特需路线”。衡量公立医院好坏的标准,在于它是否满足了公众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需求,而非盈利的多少。
削减公立医院的“特需服务”,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是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必经之路,也是稳步推进医改的重要一环。一方面,要对公立医院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提高补贴的效率,让公立医院没有必要通过开展“特需”服务来创收,能更好地保障基本医疗。另一方面,加快民营医院的培育,激活非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推动医药、医疗、医保相互分离,促进医疗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让所有的医疗机构拥有同等的公平竞争环境,满足不同群体对医疗服务的差异化需求。
(作者系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