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关注分级诊疗:好医生如何沉入基层

2014-06-06 11:44:20 来源:搜狐滚动

要建立起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弥补基层医疗技术力量的不足是关键所在。由于医学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眼下,如何让大医院医生向下流动,对于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至关重要。

从医生“走穴”说起

在优质人才供求严重失衡的背景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高水平的医生开始加入“走穴大军”,利用周末等休息时间外出诊治病人。

一位知情的三甲医院骨科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周末医生”牵线搭桥的多是曾在大医院短期进修的医生,他们学到了理论却没有太多实践机会,回到原医院后想开展新技术又信心不足,因此希望大医院医生下来带一带。以骨科为例,开始时基层医院大小问题都找大医院医生帮忙,但逐渐像腰椎间盘突出、内固定植入等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能够自己解决了,遇到比较复杂的关节置换、颈椎病等情况才会求助于外援。

这位医生表示,“走穴”现象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有很多现实因素。除了发出邀请的医院希望留住病人外,受邀专家也同样有追求经济收入的需求。“病人都往大医院跑,但医院手术台有限,有的病人甚至要等上几个月才能做上手术。这时医生就会建议病人住另外一家医院,但仍然由他去做手术。”

与小医院人才匮乏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大医院“压人”现象较为普遍。“一些成熟的青年医生在本院得不到主刀机会,也希望通过"走穴"积累经验,让自己成长得更快。”这位医生说。

多点执业是“出轨”吗

多点执业给了公立医院医生靠技术赢得更多合法收入的机会,也让求贤若渴的基层医院看到了希望。然而,这一政策是否可以将多年来医生私下的“走穴”置于阳光之下?

自由执业者、血管外科专家张强在谈到多点执业时毫不避讳地说:“体制内医生属于"已婚",多点执业就是"出轨"。如果院长能同意,那是"大爱"!”

医院领导不同意怎么办,几乎是每个打算申请多点执业的医生都会考虑的问题。温州康宁医院是一所三甲民营医院,担任该院血透中心主任的单亦升原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在浙江省,医生申请多点执业虽然不需要经过原医院同意,但在谈及为何从公立医院出走而不是申请在民营医院多点执业时,单亦升坦言,主要是担心申请多点执业会让单位领导对自己有看法,影响发展前途。

而一位三甲医院院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的想法也证实了上面的猜测。这位院长表示,一般来说,三甲医院的骨干医生都在超负荷工作。如果一些医生的精力和时间还允许他们去多点执业,那么为什么不能多承担一些本院的工作?

多年沿袭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模式让多点执业遭遇了很多困难。张强认为,大部分医疗机构还是在“管理医生”,而不是“服务医生”。也正因为医生是医院的雇员,作为第一执业点的公立医院往往难以保持开放心态,批准其另外的执业点。

“从多点执业过渡到自由执业,才是让优质人才真正流动起来的关键。”张强对自由执业和多点执业的概念做了澄清,多点执业是不放弃体制内身份的兼职;自由执业医生和医院之间是平等签约关系。

自由执业的时代会很快到来吗?张强给出的答案是“不会”。“自由执业的成本很高,很多医务人员缺乏自由执业的经验和条件,对编制和体制存在较多的依赖。”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