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正文

如何让领导“器重”你

2014-07-14 15:31:07 来源:瑶臣猎头网

【导读】做每一件事都好到超出领导期望,这样的下属哪有不被格外器重的道理?

要想在职场中获得发展,首先就要得到领导的重视。那么,怎样才能成为领导格外重视的员工呢?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做每一件事都好到超出领导的期望。领导对你有期望,你不仅全力以赴做好了,而且好到超乎别人和领导的意料,这样的员工才是最好的执行者。

“期望二,做到十”

完成上级布置任务的状态,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敷衍应付,做是做了,但和预想和要求的差很多,也就是打了折扣。第二种,领导要求的,会做到;领导没要求的,不会多做。第三种,不仅领导要求的会做到,而且领导没有要求的,只要是有利于把事情做得更好的,都会主动去做,让结果远远超过领导的期望。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谈到海尔的发展时,除了称赞全体员工外,格外称赞他的助手、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他对她有一个很高的评价:“往往我期望二,她却能做到十。”

海尔成立之前只是青岛电机厂组织起来的一个生产合作社,濒临倒闭之时由张瑞敏接手,并决定引进项目转为生产冰箱。从生产电视机到生产冰箱,是一个很大的跨越。在那个年代,大家对冰箱的了解可谓非常之少。既然决定生产冰箱,那起码得对冰箱的生产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于是,张瑞敏便让当时还是助理的杨绵绵去了解一下。

打听之下,杨绵绵才发现,当时国内并没有生产冰箱的技术人才,而她自己对冰箱的印象还停留在小时候看到的古董冰箱的记忆里。于是,她特意去图书馆苦读关于冰箱制造的书籍。看到一本名叫《电冰箱》的书时,她如获至宝,专程去上海向该书的作者请教,并把他请去做企业的顾问,让他详细讲解冰箱制作的基本原理。通过这样的强化式“学习”,杨绵绵从对冰箱一无所知的门外汉,成为掌握相关知识的内行。之后,她又派人向国内的同行学习,回来之后结合自己之前掌握的知识,设计出了图纸,从此开始了电冰箱的制造和研究。

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年杨绵绵那种超乎寻常的执行力,或许就没有海尔后来那么迅速的发展。

本来,张瑞敏只是希望杨绵绵去了解一下情况,换了很多人或许就会走走过场,或者干脆交给底下人去做。毕竟,自己对冰箱的制作一无所知,哪能那么快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何况,自己是管理者,具体的研发完全可以交给技术人员去做。杨绵绵却不这么想,既然决定转产做冰箱,那自己就非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不可,连最基本的都不懂怎么抓管理?

类似的事情,在杨绵绵身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下属,哪有不被格外器重的道理?

让创新力与执行力结缘

要想把执行做到最好,仅仅是听话照做,或者过去是怎么做的现在还怎么做、一成不变地照搬是不够的,有时候还需要将创新力和执行力结缘,主动去优化设想、改善流程。皇明太阳能集团创始人、总裁黄鸣做普通员工时的一段经历,就给我们很大启示。

  黄鸣大学毕业后分到了石油钻井技术研究所技术装备室工作。工作两年后,地矿部有一个斥资几十亿元的“七五”大型设备改造项目。部里把这个课题交给了比黄鸣所在装备室的级别和规模更高一级的装备研究所,为此还专门召开了钻机改造方案评审会。黄鸣当时抱着学习的心态参加了评审会。

当时有几位年龄比较大的高工在会上介绍方案,黄鸣听得非常仔细。但听着听着,他觉得方案有问题。一是方案中有很多理论依据、设计计算跟大学的专业教科书和他所看到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不符。二是实施方案缺乏可操作性,设备改造方案与现场情况有很多不符之处。于是,他把认为不妥的地方逐条记下来,共列出了20多条。等几位高工讲完方案让大家提意见的时候,黄鸣鼓起勇气一下讲了十几条。

当天晚上,领导就把他叫进了办公室。当时他忐忑不安的心情可想而知。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领导告诉他,听了他的意见之后,大家都很重视,为此特意开了个会进行讨论,认为他提的很多建议很重要,数据也很翔实,说明现在方案不成熟,存在漏洞,需要调整。

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把设备改造项目的任务分一半给他们科室,由他牵头,形成竞争,并正式通知他加入“七五”设备改造五人领导小组。

就这样,刚刚毕业两年的黄鸣获得了这个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机会。他不负重托,带领课题小组顺利完成了任务,并获得了部里的科技进步二等奖。从此,他不断承揽科研课题,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科研室副主任,成为所里的科研主力。这也为他以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黄鸣的做法,正是执行力与创新力结合的典范。他超出别人的想法表现在下面两点。第一,面对众多专家的方案有漏洞,也会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第二,虽然项目和自己无关,还是主动想到创新的方案。

很多人的想法是:既然是领导,做的决定肯定是正确的,我只要照着去做就行了。即使觉得有什么不妥当,但是领导说的,就算出了差错,也不是我的责任,我何必多事。因此,工作中,很多人就像机器人一样,执行中很死板,被动遵守常规。其实,最好的执行者往往能够主动打破条条框框,并把创新力落实到执行中,主动为单位做出贡献。

一谈到创新,人们往往把它看得很神秘,认为这是专业人士甚至是只有高级知识分子才能干的事情。其实,创新与我们一点也不遥远。谁都可以创新,而且就在日常的工作中就有创新的机会。抓住这样的机会,不仅能好好创新,而且能改善自己的工作,让自己的执行更有力量、更加到位。

其实,做这样的创新很难吗?一点都不难。关键是你有没有那种主动思考的心态。如果没有这种心态,再有价值的东西我们都会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意识不到它对改善自己工作的意义。

相反,只要你时刻围绕“如何将工作做得更好”去经常思考和琢磨,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你也能做出有价值的创新。这正是在更高的层面上去完善完成任务的执行力。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