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沈彬:民营医院、多点执业:同时站在了门槛上

2014-07-25 14:30:34 来源:网易评论

最近有两则新闻,不妨串起来看:一则是问题的表象,一则是问题的解决方案,只是其中的因果链过于漫长,故两个事件很少一起进入公共视野。

日前,新东方教育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28岁的女员工,在“莆田系”民营医院——云南玛莉亚医院生产时不幸死亡,结果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炮轰“莆田系”医院:“医疗事故常年爆发,口碑极差,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住院医生,主要依靠临时外聘其他公立医院医生走穴为主”。

此次事件,云南玛莉亚医院是否存在医疗过失,应由司法机关确定;但此事件又一次引爆了舆论对“莆田系”,乃至整个民营医院的讨伐。虽然“莆田系”在中国民营医院中一股独大,年营业额2600多亿元,但他们从未摆脱当年游医的“原罪”。

也因为民营医院的负面新闻不断,甚至有舆论进而推断:医疗只能由公立医院做,民营医院就必然导致坑蒙拐骗。

果然如此吗?这还需要重新审视中国民营医院的经营环境。虽然中国民营医院已经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但还是遭遇着严重的“玻璃天花板”,受到权力严格管制,除了民营医院较难取得医保资格之外,在医院开设布局、引进大型设备等方面都受到严格的行政审批;中国医院对药品的处方权,也是严格按行政级别来分配的。这导致中国医院的“水平”严格按行政级别递增,不容僭越;民营医院必须被排在末位,处于边缘地位,长期游走于灰色经营中。

民营医院长期医疗水平上不去,无法与公立医院展开正当竞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营医院往往被隔绝于主流的医疗科研、职称证定体系之外。一旦医生跳槽到民营医院,就很难拿到科研课题,拿不到课题,就不能发论文,也就不能晋升职称。所以,尽管目前不少民营医院提出了公立医院两三倍的工资,也很难挖到公立医院的医生。

另一方面,很多好医生也不愿意“裸跳”到民营医院,还是希望“套着游泳圈下海”。这也就形成了近年来常见的好医生到民营医院“周末飞刀”、多点执业的现象。卫生主管部门也逐渐从反对,转而希望将之规范化。

下面就得说到第二则新闻。近日,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布,将于8月1日实施的《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将进一步放宽多点执业门槛:一是多点执业不必取得本单位的同意;二是取消对执业地点的数量限制。

正是因为卫生部门看到了:现行公立医院体制僵化,医生不愿被公立医院束手束脚;多点执业有助于平衡医疗资源的分配,缓解“就医难”的问题,所以早在2009年原卫生部就在试点医生多点执业。但多点执业一直进展缓慢,其中的原因何在呢?主要还是医院不同意属下的医生多点执业。而这次北京市的多点执业改革,搔到了痒处,医生多点执业不需要经过本单位的同意,这真正释放了改革活力,形成了打破目前医改僵局的“第一推动力”。

一方面是公立医院机械的管理体制,导致医生不能人尽其才;另一方面,却是民营医院被隔绝于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体系之外。如果通过这次改革,公立医院医生能多点执业,正大光明向民营医院流动,带动民营医院的医生团队建设,那么民营医院就有望打破灰色经营。

以“多点执业”为突破口的公立医院改革,民营医院摆脱“灰色经营”的自我救赎,其实是两个扭结在一起的问题,一顺皆顺,一阻皆阻——现在,大家都站在了门槛上。(来源:东方早报)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