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广阔(职员)
一个电话,医生就能上门提供医疗服务。这种有别于坐堂行医的诊疗模式称为家庭医生服务。自今年年初起,该服务便在广东省江门市蓬江、新会两区试点铺开。(7月25日《广州日报》)
推行家庭医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实现首诊在基层。试想,如果相当一部分的患者愿意接受家庭医生,不但给患者和家属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也必然会得到缓解。
家庭医生是一件医患双方共赢的事情,值得充分的期待。但是从广东江门市两个区试点的实践来看,情况并不是那么令人乐观。一方面,当地很多居民已经享受到了家庭医生的服务,尝到了甜头;而另一方面,试点地区的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率只有4%,距离政府确定的15%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出现签约率过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居民还缺乏对家庭医生的信任,总以为社区全科医生的技术水平不行;二是传统习惯使然,毕竟从古至今患者都是主动上门找医生看病,如今要进行这种颠覆性的改变,要从观念上接受,确实还需要一点时间。
这也就是说,人们对家庭医生的暂时遇冷,既不必过于焦虑,更不必丧失信心,而应该多点耐心。随着时间的流逝,相信越来越多的居民会接受这种新型的求医问药方式。如果居民通过家庭医生看好了病,还省了钱,少了去大医院的折腾,那么他们自然会主动接受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从冷到热,应只是时间问题,而更值得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的,是目前家庭医生太少,服务患者太多,医生待遇过低,留不住人才的问题。别看现在居民签约率很低,但已经让现有的家庭医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了。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医生收入微薄,所以医师更愿意去大医院工作,不愿意留在基层社区医院。随着居民对家庭医生的认可度提高,签约率上升,那么必然面临家庭医生不够用的情况。所以如何增加家庭医生的待遇,让医护人员的合理诉求与工作价值得到满足与体现,是有关部门必须认真考虑、尽快落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