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项名为“忙碌的都市人,你会合理休息吗?”的调查显示:六成以上人觉得自己虽然休息了,但还是觉得很累;29.63% 的人非常想换一种更健康、能真正得到休养生息的方式;59.26% 的人觉得自己应该尝试一下新的休息方式。“中国人的休息方式太不科学了,由此所造成的身心疲惫会严重影响健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这样说。
在科学家眼中,休息的真正含义是:恢复疲劳,放松神经,当你重新投入工作与生活时觉得自己又是一个精力充沛的“新鲜人”。如果你的休息方式并不能让你达到这样的效果,那么,无论你选择的休息方式听起来有多轻松、看上去有多High,它都是一种错误。你所要做的是抛开以往错误的休息方式,选择真正适合你的。
“休息史”上最大的讹传——睡觉是最好的休息方式
在办公室工作了一天,回到家后你觉得“太累了”,只想赶紧把自己放平大睡一场才解乏。我们从小到大的常识使得我们对疲劳感的第一反应就是——去躺一躺吧。而这就是关于“科学休息”的最大陷阱。
你是哪种“疲惫”?你需要哪种休息?
其实,同样是“觉得累”,也是需要区别对待的。如果你干了体力活儿,“疲劳”主要是由体内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引起,如果十分疲劳,应采取安静的休息方式。通过睡眠,可以把失去的能量补充回来,把堆积的废物排除出去。但如果你工作的方式主要是脑力劳动,大脑皮层一直处在兴奋状态,而身体却处于低氧状态,对待这种疲劳,睡眠所能起到的作用不大。
办公族,你需要的是“有氧”休息!
科学研究发现:脑力劳动者工作时往往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这样身体代谢能力和血液循环都会减弱。如果休息时仍然坐着、躺着,全身就会一直处于“缺氧”环境中,所以很容易越睡越累,医学上把这叫做“假性疲劳”。专家建议:对待假性疲劳的方法就是当你结束了一天的伏案工作或在工作间隙,让自己起身活动一下,或者去游泳池里舒展放松一下身体,改变一下大脑的兴奋活动区域,你才会感觉自己焕然一新。
休息不当,你会越来越累!
调查显示:一天之中北京城镇居民平均睡眠时间为8 小时58 分钟,自由支配时间为4 小时21 分钟……可这些大把的空闲时间却被用来看电视、上网,导致七成人觉得越休息越累。一起看看,还有哪些错误的休息方式正影响着我们的休息效果。
◎躺着、坐着不动= 休息不少人认为,躺着比坐着、站着省劲舒服,多躺就是多休息。但如果你的身体已经坐着或躺着,但是大脑还在不停地延续之前的思考,就不算真正的休息。加之上班时已经长时间坐着了,休息时还是同样的姿势,身体的反应也可能是越来越累。
◎休息时要彻底HIGH娱乐是不错的休息,可以使我们身心放松、精神愉悦,但过“度”就是累,如果打游戏、K 歌、跳舞、看电影、打麻将至深夜或通宵,不仅不能达到休息目的,还会损耗精力。让你累上加累的是娱乐缺乏新鲜感,你还可能产生心理上的疲劳。
◎累了就去狂运动工作累了去运动成为很多人的选择,甚至出现了“平时基本不动,周末突击运动”的周末战士。健身专家提醒我们:在身体疲劳时做高强度的运动,根本不能放松身心,反而会诱发健康隐患!生活中不少人的心脏都存在着不被察觉的隐患,没有诱因一辈子都不会发作,一旦遇到身体特累又坚持剧烈运动,很可能就成为一个导火索 。
◎累死了,才想起休息你经常突击完成任务,连续工作很久,甚至熬夜加班,直至疲劳不堪后才想起休息?过度疲劳易引发意外。休息不能等,不能被动,即使你还没有感到疲劳也应稍作休息,这是预防疲劳过度、保持精力充沛的秘诀。
◎带着工作去休假你期待又害怕休假?为了休假,必须加班加点提前完成工作,等休完假回来,又要忙着处理假期堆积起来的工作。
这种紧张心态是造成越休假越累的关键。更有95% 的人回答休假时最怕接到老板或同事电话。看来,带着心事或工作休假很难真正放松。
◎休息一会儿就OK休息的目的是消除疲劳,而消除较重的疲劳就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否则达不到休息、放松的效果。“会休息才会工作”,累了就给自己一个零负疚假期!
试试这样休息,看哪种最能让你歇过来?
◎增加有效休息时间多数情况下,睡眠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式。但睡眠不是越多越好,关键在于有规律。北京回龙观医院睡眠中心的郭兮恒主任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人的有效睡眠在晚上11 点到凌晨6 点,6 点半以后,睡眠状态就会开始变差,哪怕睡到12 点,也起不到缓解疲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