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女子遇车祸智力变3岁 家属失联住院1年欠15.5万(图))
伴随着多项医卫信息化政策的出台以及医改的不断深入,医疗机构也在积极做出战略性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破解就医难题。另一方面,记者深入调查发现,医疗机构自身也被一个难题困扰,多数医院对此“无能为力”。
女子住院1年欠下15.5万 医院头疼
2015年1月,燕子遭遇车祸被紧急送往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苏醒后智力如3岁小孩,不知道自己是谁、家在哪里。今年10月,华西都市报报道了此事,引发多家媒体关注。
12月17日,记者从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得知,燕子仍没找到家人。如今,快一年过去了,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仍坚持治疗她的并发症,让护工照顾其生活,然而,燕子已欠医院15.5万元。
对于燕子何去何从的问题,“我们也很头痛,完全没办法”,该院医务科副科长张鸿彬十分无奈,“一年中,我们联系过燕子可能的户籍地,对方说没有这个人;找过民政部门,燕子住院治疗的条件却没法满足;找过卫生部门,对方却只针对无支付能力的救助对象,燕子遇到的情况是有肇事方的。”
找不到家属,燕子所欠的10余万元由谁支付?院方十分头疼,并且,医院不仅为燕子,还为其他患者垫了不少钱。那么垫资情况是否常年存在?其他医院是否也有这种垫资负担?
12月16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对成都多家三级医院进行了调查,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医院、416医院、363医院等,调查发现,多数医院常年存在高额垫资的问题,基本是“死账”,仅2015年,其中5家三级公立医院被欠费的总额近千万元。
这些费用由谁承担呢?多家医院都很无奈:欠款总额往往超出了疾病应急救助金,绝大多数费用只能由医院自己承担。
常年存在“死账” 多数医院自行承担
在记者采访成都市各大三级医院时发现,医院常年存在类似的“死账”、“烂账”,有的医院没办法“消化”,只能自己承担,也有的医院是医院承担大部分、相关科室医护人员承担小部分。
经记者统计,2015年,包括华西医院在内的5家医院被欠费的总额接近千万元,其中,华西医院最高,超过600万,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超过100万,成都363医院约85万。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胸心外科殷医生说,她常常遇到病情危重的车祸伤者,经医院全力抢救、生命体征稳定后,伤者却无力支付费用的情况。“出于人道主义,医生应无条件接受所有来医治的病人,尽全力挽救病人生命,但医生费了心血,加班加点通宵做手术,遇到这种欠费的情况,非常头疼。”
成都416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基本上采取“挂账”方式处理被欠费用,因为有极个别的病人,有钱以后也会来补交,但他强调,这只是极个别。
欠费人群中“三无病人”占多数
在欠费人群之中,“三无病人”占多数。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医务科副科长张鸿彬表示,医院每年要接到至少70个欠费的病人,最多的欠几万元,最少的也欠了几十元,基本上是“三无人员”,有一些是家庭贫困的人,他们一般会给医院写欠条,还有个别是故意拖欠的。
之所以出现这么多欠费病人,张鸿彬说,可能是因为医院距火车北站仅600米,流动人口多,所以接收的“三无病人”概率高,“医院曾经探讨过应对之策,也尝试过,可是没有作用。”
成都416医院住院部蔡辉则告诉记者,医院出现不少欠费者也可能和医院处于成都北门附近有关,这里流动人口较多,另外,也可能是因为医院病人住院“少预交多补交”的规定,让有些人“有空可钻”。
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医院称申请难
记者了解到,2014年,成都就已经公布了疾病应急救助实施方案,设立了成都市疾病应急救助基金。
据了解,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主要用于支付救助对象的急救医疗费用,救助对象是在成都市域内发生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身份明确但无力支付相应急救医疗费用的患者,有负担能力但拒绝付费患者则不在这一救助范围内。
成都一所三级公立医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实施,能缓解医院垫资负担,但是,申报救助金极为困难,2015年上半年,该院申报了60多名需救助的患者,但只申请到4个名额,拿到几千元,如今,下半年的补助正在审批。另一家三级医院的负责人也证实称,符合要求的病例少,补贴比较难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