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多点执业新政”
3月起,浙江12.5万名医生可以多点执业去走穴
钱报记者采访早年“下海”的过来人,他们说——
情商与医术一样好,病人才会埋单
3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强”的多点执业新政策在浙江正式施行。参照这一新政,全省12.5万名医生有资格,可以在不和院长“打招呼”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另谋高就,“走穴”赚钱。
找名医不用再认牢一家大医院,也不用再耗时等待半天,换来专家几分钟的看病时间,随着老百姓看病需求与方式的改变,广大公立医院的医生准备好了吗?真的只要有技术,走遍各院也不怕了吗?
钱江晚报记者近日走访了一些我省的优质民营医院,发现这个新政将倒逼医生刻苦钻研业务的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自我修养。那些仗着自己是大医院的医生,尽管医术不错,但脾气却不小的所谓专家,没法像过去那样任性了。
害怕手术的病人vs会聊天的医生
你能经受病人多大的挑剔?
现在的各家公立医院,那些倍受病人追捧的专家,一天就要看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病人,每位病人的就医时间不过五六分钟,服务态度该怎么体现?太难了。
在看病时间普遍更宽裕的民营医院,病人除了满足于把病治好之外,对整个就医过程中的体验格外看重,这一点曾让当年刚从邵逸夫医院牙科离职不久的陈莹好一阵之后才适应。
1998年,从邵逸夫医院牙科离职后的陈莹,带着从美国学习获得的人性化医疗服务经验,自己创办了安妮口腔医疗中心。“当时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位老先生,连续几天从我们门前走过来又走过去,最后终于进来了,对我们说,先补一颗牙试试。”
在公立医院时每天要看几十位病人的陈莹有些惊讶,过去她的病人能挂上号都很开心了,现在怎么提出先补一颗牙试试的要求?“后来一问才知道,他是一位宁波的老板,感觉我们这里很像国外的诊所,但又不知是否真的这样,所以最后决定还是先试一下,感觉好的话,才继续在我们这里补牙。”
陈莹第一次感受到,中国的病人除了挑医生之外,也是会挑医疗技术、服务态度,就像买商品一样货比三家。对于精致医疗的渴望之心,和欧美病人无异。
在这之后,安妮口腔培养的医生都有这样的特点——不仅医术要精湛,还要能换位思考、会和病人聊天,要有情商。
“医生习以为常的,对于病人来说,可能因为相关知识的缺少,陌生而觉得很恐惧。”
有一位80多岁老太太找到安妮口腔想要镶牙,陈莹检查了老太太的牙齿后,告诉她必须先拔牙才能镶牙,老太太拼命摇头:“我心脏不好,绝对不能拔牙。”
老太太的态度很坚决,陈莹也没急着给她开展下一步检查,而是耐心地开始和护士陪她聊天,聊她在国外儿子的事情,聊她孙子学习、工作的事情,“慢慢地,她的情绪放松下来了,反过来问我牙齿要一颗一颗拔还是几颗一起拔。我告诉她,给您从最容易的开始拔,先拔一颗看看。她信任地说,我就听你的。”
就这样,老太太非常配合地完成了镶牙。牙齿变好了,她明显感觉到了老年生活质量的提高。接下去,因为她的上牙床牙槽骨条件不好,她还提出了是否能种牙。“之前多次深入接触,已经非常了解她的牙齿状况,所以我们可以说是得心应手地给她设计了个性化的种牙方案。目前,已经完成了两种牙的种植。”
院长点评:“由于我们的医疗模式比较接轨欧美等先进国家,所以也吸引着不少同行,经常有牙科名医和我们说,希望到我们这里多点执业。”陈莹说,“我们当然非常欢迎。安妮口腔会提供最好的平台给这些医生,不过希望他们情商与医术一样高,如果他们惜字如金不善于和病人沟通,在这里就不一定会被病人埋单了。”
医学知识匮乏的病人vs换位思考的医生
怎么样的医生容易被病人点单?
在多点执业开始之前,名气大的医生也会被请到各地医院进行会诊,可是习惯于在几分钟内就为一名病人问诊把脉的名医,对病人们各种各样的提问未必都有耐心讲解。
曾在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当过医生的明视康眼科执行院长赵霞,对于医生在这方面的转变特别有感触:“还记得有位同事当时刚从公立医院来明视康眼科,不小心说的一句话,差点就让病人投诉了。”
这一位病人是20出头的小伙子,刚刚接受了近视飞秒手术。按照术前预测,小伙子能恢复到1.2的视力。然而刚做完手术,急切的他对着视力表自测了一下,却只看到1.0那一排。
小伙子问了他的主诊医生,“为什么我看不清1.2的那一排?”
这位主诊医生随口答道:“1.0不是挺好了吗?要什么1.2?”小伙子不爽了。“我正好听到这段对话,马上和小伙子解释,手术过程非常顺利,你配合得也很好,术后第一天就有1.0的视力,已经非常好了,1.2只是时间问题,别担心!”
患者的心情可以理解,只是想多从专家那里获得一些对自己病情的了解,将心比心,专家与患者多交流多沟通,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说到底就是对人的尊重。
院长点评:在赵霞看来,医生除了有好技术之外,更要自我修行,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人性。“很多公立医院也在提倡换位思考,但是公立医院目前的体制,令医生们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在多点执业后,病人对名医的选择也更方便了,名医之间也会有竞争,不善于换位思考的医生被“点单”的机会自然少多了。
最纠结的病人vs懂点心理学的医生
多点执业,除了给病人治病,还有什么?
去年,明视康眼科来了一位为做不做近视手术纠结了十年的病人。这是一位35岁的美女,长得漂亮打扮得也很时尚。到明视康眼科求医之前,她已经看了6位医生了,可是没有一位愿意为她做手术。
她说自己有干眼症。到明视康眼科来的那几天,都是美女的老公陪来的,看得出他对自己的妻子很体贴,可每次就诊过程中,老公都一个人走到医院门口,抽着烟等,并不愿意坐在妻子的身边,这又是为什么?
和美女没聊一会儿,赵霞很快就明白了,十年里没有医生为她做手术、以及体贴的丈夫每次都到门口抽烟的原因都一样——她的心理问题比眼睛的问题更严重。
美女总是絮絮叨叨地说着对干眼症的担心,很明显,这是一位内心异常敏感、纠结的人,“其实干眼症并不是大问题,很容易治好,但是她总把各种事情归结到自己的干眼症上,对手术的各种问题也有特别多的担心。”比如天气不好了,心情不好了,美女都会觉得自己眼睛难受,怪到干眼症上,心情更不好,这样的情绪自然又影响到了丈夫。
“之前的医生不为她做手术的原因很简单,不是没法做手术,是怕做了手术后她还是有各种疑问,觉得这没有做好那没有做好。”
细心的赵霞知道这纠结的心理没法一时半会儿舒缓,于是开始先和美女聊天。她耐下心来与这位病人进行了多次长谈,一次就诊就聊半天——对于这位在生活中也异常纠结的病人来说,已经有太长时间没有人愿意和她这样交流了。
终于,美女心结彻底打开,干眼症治疗和随后的激光手术就水到渠成一步到位了。最后一次到医院就诊的时候,美女的老公破天荒地全程陪在一边,从他脸上难得的笑脸上就能看到,妻子生活中的纠结心理通过这次治疗改善了很多。
院长点评:“事实上,已有不少名医向我们表达意愿,希望来明视康多点执业。”赵霞说,“明视康采用全程预约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医患双方都受益,但对医生的要求也更高,因为患者预约的同时,对你也充满了期望。”
本报记者 张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