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卫计委、人社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明确从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的政府定价,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药品定价取消后,药价会大幅上涨吗?政府怎么管药价?药价改革能否革除“以药养医”弊端?一连串的问题引人关注。
药价会不会上涨?
“取消药品定价,最大的意义在于政府监管方式转变了,变事前监管为事中过程管理和事后监管。”上海一家药企负责人雷石介绍说,实际上,取消药品最高零售限价后,政府仍然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监管:一是通过药品招标采购机制;二是医保部门制定的医保药品支付标准;三是对企业价格行为的监管。“虽然发改委把价格的‘天花板’打通了,但各种管理渠道并没有消失,药价不会出现失控、无序的情况。对消费者来说,我判断不仅不会出现价格上涨的情况,反而有可能下跌。”
他举例说,根据药品采购机制,某一厂家的某一种药一般不能超过上一年度的中标记录,也不能超过邻近几个省份的采购价。“简单说,某一种药最高零售价是30元,在上海的中标价是16元,社区医院实现零差率,医院进价多少售价就是多少;大部分二三级医院在招标价格上加价15%销售,也就是18.4元,那么18.4元实际上就是该药在上海的最高零售价。发改委定的价格和实际上企业执行的价格差异很大。”雷石认为,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药价改革牵涉多部门、多群体的利益,光取消最高零售限价还不够,还需要配套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机制、医保制度等多方面,这只是个开始。
“取消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对破除一些‘价格保护’有效果。”雷石介绍,目前不少省份在药品招标采购中,都对原研、优质优价、单独定价药品等高质量层次者给予较优的价格待遇。部分原研药明明专利已到期,却仍能享受单独定价,明明价格比同类药品高出20倍,也能轻松中标,有失公平、公正。“单独定价在具体操作中可能不公开透明,缺乏后续的治理机制,有可能形成医疗腐败。取消政府定价,也就取消了单独定价的政策红利。”
改革对谁是利好?
“政策的目的还是希望药价能在一个合理区间浮动,挤干药价虚高的水分,也扶持一些低价药,增大廉价好药的生存空间。”雷石分析说。
实际上,这方面的探索已经开始。记者了解到,上海已经出台政策,对常用低价药品开辟新通道,不再纳入招投标范围,而是采用挂网采购的方式,即过去是集中招标采购药品,凡没有中标的药品不能在公立医院销售;今后是企业自主直接挂网,医疗机构自行网上交易,阳光采购。“由医院直接与药企接触,各家医院就可按需求分别采购低价药。进入低价药目录的品种不再是政府统一招标而是直接挂网采购,是尊重市场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药价并不是越便宜越好。”上海一家生产廉价药的企业负责人老方深有感触。
随着原材料、人工、物流等成本的上升,一些廉价药生产成本逼近售价。而与此相对的是,廉价药绝大多数是使用多年、技术成熟的普通药、基本药,属于政府定价范畴,药价一旦核准很难调整,甚至多有下降。因此,药企利润越来越薄,有的甚至超过售价出现倒挂现象,企业不得不减产甚至停产。“比如,我们生产的去痱水,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原料暴涨,一下子翻了20多倍,企业实在没法承受,已经停产好多年了。”
老方认为,先是低价药可以直接挂网销售,接着是政府取消大部分药品最高零售限价,这对低价药生产企业来说,利好明显。“接下来,我们会梳理筛选一些过去很受欢迎但已经停产的品种,可能会逐渐恢复生产。”目前,青霉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红霉素等常用、廉价药都已被纳入低价药范畴。
药价虚火能灭吗?
“这在意料之中”,本市某三甲医院药剂科负责人昨天对记者表示,“去年底发改委已下发了一份关于放开药品价格的征求意见稿,今年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印发了《建立药品价格谈判机制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这次改革,最大的亮点是医保作为购买方有望在未来参与药品的议价,而这方面的细则还没有出台”。药价松绑“看起来很美”,但远远没有料想的那么容易那么快,“发改委放开最高零售价管理后,如何与医保报销制度衔接,如何与卫生部门的招标制度衔接是大问题。”目前,对于药价更具决定性影响的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改革尚无实质进展。
取消政府限价,能否改变“以药养医”现象?上述药剂科负责人认为,医院从卖药转变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是大势所趋,“不过能否立竿见影还需要观察”。
“其实,医院、医务人员对药品回扣现象,与广大老百姓一样也深恶痛绝,但是又无能为力。”医院能购进什么药、以什么样的价格购进卖给患者,并不由医院说了算。医院购进药品都是由政府部门主导实行集中招标采购,一些药品价格明知虚高严重,医院也不能“二次议价”,由于药品价格虚高,流通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回扣空间,在医疗服务价格难以养医的情况下,腐败现象大量存在。在灰色收入存在的同时,医务人员、医疗行业形象被严重玷污。而这一切,都源于药品价格的长期不当管制。因此,政府决定取消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未来药价如何定?
《通知》明确,未来将建立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谈判机制形成价格,防止独家药、专利药价格虚高。未来医保在药价形成过程中,所担负的角色至关重要,用于引导药价合理形成机制的医保支付标准,目前也正在制定当中。
中国医保研究会副会长熊先军表示,药价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发挥医保作为医药市场大“买方”的重要作用:“这一次是把价格的形成交给市场,而不是交给哪个部门。在这个市场构成上,买方是医保和病人,当然医保是主要付费者,那么就要发挥它买方希望物美价廉的立场,和供方进行博弈。”
记者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未来参与谈判机制的,可能包括医疗、医保、企业、社团、群众代表等多方利益相关者,而医保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参与者。
国务院国家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国恩认为,医保部门应作为药价“守门员”,“我个人认为,最有效的手段,就应该是医保部门直接与药企进行沟通定价,而避免政府加入到环节当中。同时,医保部门应在医保支付手段上进行大力改革,尽可能在疾病种类允许的情况下,将当前按诊疗项目支付转变为按疾病或按人头来支付。比如,按病种支付的形式可以按照完成一例患者阑尾炎手术,给予一个总体定价,至于这笔费用具体是打针、吃药还是手术,就不去一一记录了,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简化收费步骤,有效开展管理。”
政府未来怎么管?
6月1日起,药品价格将分为四种情况:
医保基金支付的药品:通过制定医保支付标准探索引导药品价格合理形成的机制;
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通过建立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谈判机制形成价格;
医保目录外的血液制品、国家统一采购的预防免疫药品、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和避孕药具:通过招标采购或谈判形成价格;
其他原来实行市场调节价的药品:继续由生产经营者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制定价格。
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并不是放弃政府对药价的监管。改革之后,政府对药品不管价格水平,而管价格行为,严查价格欺诈、串通和垄断行为。
“对于价格异常上涨,或者国内国外价格差异过高,政府会作出相应措施。比如说约谈,进行成本调查,看是不是存在价格歧视等一系列的东西。这一部分监控的手段已经准备的相当充分。即使短期内一些个别药品出现价格异动,也会有价格行为监管的措施在控制。”中国药科大学医药价格研究所所长常峰表示。
事实上,原来拥有药品定价权的发改委价格司药价处因权力太大,为个别药厂抬升药价提供了寻租空间,已经成为反腐重灾区。2014年,就有5名发改委价格司官员被先后带走调查,5人都曾直接或间接管理过医药价格。
【相关链接】
发达国家经验:
普遍药价管制
加拿大和美国“毗邻而居”,但两国的部分药价却相差较大,同样的新药,尤其是专利药,加拿大要比美国便宜1/3甚至更多,这使得很多美国人频繁光顾加拿大的网上药店,甚至过境采购。加拿大药价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对药价采取的有效控制措施,据了解,加拿大10年间由政府管理的药品价格基本没有上涨。
加拿大联邦政府对药品价格实行严格的管理办法,成立了药品价格审查委员会,直接制定和指导地方政府管理药品价格。而美国政府不直接制定药品价格,药品价格主要通过市场竞争,特别是各种医疗保险机构的竞争形成。因为没有全国性的价格控制、没有全国性的药品目录、没有消费者费用共付的统一政策,基本属于“全面放开”状态。
在法国,政府直接制定能够被社会保险报销的药品价格,法国药品价格委员会采用专家报告制度,由十余位专家对制药公司申报的药价进行评议、讨论,价格审批的过程,也是与制药公司谈判的过程,尽量使制定过程公开化、民主化。
德国是规定批发和零售环节的加价率,实行药店全国统一零售价格,避免药品价格的无序竞争。
在日本,医保可以使用的药品,由厚生劳动大臣认定品种和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