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多 中医不背锅

2017-10-16 13:45:13 来源:基层医师公社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将严格药品注射剂审评审批。

严格控制口服制剂改注射制剂、肌肉注射制剂改静脉注射制剂,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注射用无菌粉针之间互改制剂的申请,无明显临床优势的不予批准。

也就是说,从今往后,中药注射制剂必须严格审评审批,没有绝对临床优势的中药或方剂,或将被限制成为注射制剂。这与近年来中药注射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剧增不无关系。

中药注射制剂不良反应多与滥用有很大关系

从风靡一时的鱼腥草注射液到人人皆知双黄连注射液,从清开灵注射液到前不久的红花注射液和喜炎平注射液,中药注射制剂似乎走到不得不严格控制的境界,其不良反应很多时候都是致命。

一方面来自于中药成份复杂、不单纯,必然很难做到绝对化安全可靠;另一方面来自于临床滥用、不按照中医理论和标准运用,寒热不分、虚实不辨,必然会出现很多必然和偶然不良反应。

曾有报道,我国70%的中成药由临床医生开出,可想而知,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被滥用到什么境界。

中药使用必须遵循中医理论规律

《中医药法》明确规定,“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药注射制剂必须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生产、运用等。

而实际上,很多中药注射剂被一些不懂中医的临床医生滥用,不按照中医理论辨证论治运用,仅是“对症使用”。比如,双黄连注射液,其组成成份主要有金银花(双花)、黄芩、连翘3味药品,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功效,常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

从中医理论来说,治疗风热药物多数为寒凉药品,不能用于风寒感冒、寒证患者,否则容易导致加重病情,甚至引发更严重的不良反应。

然而,在临床上,多数临床医生根本不会或者说不去按照中医理论辨证论治,遇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不管是风寒,还是风热,他们都给患者使用双黄连注射液。

更有甚者认为,双黄连注射液含有黄连,遇上一切“热重”患者,都给使用双黄连注射液或口服药、颗粒等“双黄连家族药”。

毫无疑问,临床医生这种在表里不分、寒热不明的情况下盲目使用“双黄连家族药”,必然会让“双黄连家族药”背上很多不良反应黑锅。这并非双黄连的错,也不是中医药的错。

中药注射剂被长期不规范使用

毫无疑问,《中医药法》的出台给中医药事业大发展注射了一剂“强心针”。但是,必须得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去发展,否则适得其反。

15年前,笔者是一名很爱运用中药注射剂的基层医生,那些年,笔者一年能用几百盒10毫升x10支装的静脉用鱼腥草注射液、几百盒10毫升x10支装的静脉用清开灵注射液,没出现过一例严重不良反应病例,仅偶尔遇到运用后有静脉硬结,或皮疹反应。

笔者运用中药注射剂的原则是:能单纯用中药注射剂的,尽量不用西药,实在要用西药的必须严格分开、严密观察、隔天运用(第一天单纯用西药或中药注射剂,第二天才用中药注射剂或西药);

坚决实行一针一药配对药物,比如,配兑鱼腥草注射液的注射器只能用于配兑鱼腥草注射液,不能用于其它药物配兑;

坚决执行单种药物输注,比如,鱼腥草注射液配兑葡萄糖注射液后,禁止在该液体中配入其它药物,同时,该液体用完后的空瓶,禁止用于配兑其它药物;

两种中药注射剂在同一天同一病人身上运用时,两种药物之间应该尽量用一点没兑其它药物的液体隔开;等等,严密观察病人用药反应。

笔者曾在某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发现有护士将中药注射剂与西药兑在同一个容器内给病人使用,甚至有护士将勾兑有西药成分液体勾兑中药注射液给病人使用。好意制止时,遭遇护士甚至某些领导“另眼相看”,不得不“闭嘴”了,最终离开单位。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时时见诸报端,除开中药注射液本身存在的问题,或许给临床被不规范运用和滥用不无关系。

如今,早已远离输液业务,与中药注射剂使用说拜拜,但每当看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道,心中总有一种是不是临床运用不正确的疑问。

中药注射剂实行严格审评审批,使中医药使用更放心

笔者认为,中药注射剂实行严格审评审批,有利于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首先,严格审评审批过后的中药注射剂更让临床医生放心、病人放心、民众放心;其次,相关部门正在逐步规范和控制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不合理运用,比如,某些中药注射剂必须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使用等;最后,严格审评审批过后对中药注射剂,包括中药现代化研究、科研、临床试验等要求更高,中药注射剂以及中药现代化科研、生产企业必须“上档次”才能参与其中。

相信随着审批的严格化以及生产的精细化,中医药注射剂会走向更科学更安全的道路。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