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近期肿瘤耐药性突破性研究进展

2017-10-23 11:31:28 来源:生物谷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癌症耐药性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众多突破性的成功,比如有研究人员就开发出了能够有效克服癌症耐受性的方法,本文中小编对近年来癌症耐药性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大家!与大家一起学习!

【1】PNAS意外发现:自然发生的肿瘤耐药机制可能成为治疗靶点

doi:10.1073/pnas.1619067114

蛋白酶体抑制剂用于治疗癌症的能力,因癌细胞对这些药物发展出耐药性而受到了极大限制。但是最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Whitehead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这种耐药性背后的机制,它自然发生在许多不同类型的癌症中,这些癌症可能对刺激自然细胞死亡过程的药物暴露出脆弱性。

这一研究结果以“Suppression of 19S proteasome subunits marks emergence of an altered cell state in diverse cancers”为题,发表在12月27日的《PNAS》杂志,也确定了一个生物标志物,可以用来更深入了解蛋白酶体抑制剂的耐药状态。

蛋白酶体是大的蛋白复合物,介导蛋白质的降解,并对于维持细胞内的蛋白质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细胞癌变时,巨大的压力被施加在负责维持蛋白质平衡的细胞机械上,而这一细胞机械则是称为蛋白酶抑制剂的抗癌药物的靶标。虽然蛋白酶体抑制剂在培养皿中(体外)选择性杀死肿瘤细胞的效率很高,但是,其在临床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受到其耐药性的限制——而这一机制我们还知之甚少。

【2】Sci Rep:科学家们找到了克服癌症耐受性的方法

doi:10.1038/s41598-017-00791-8

最近来自克利夫兰临床研究中心、牛津大学以及墨菲特癌症中心的研究者们共同研究表明:虽然癌症对于靶向治疗的耐受性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但我们也有机会能够克服癌症的耐受性。尽管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佐证,研究者们相信对于肿瘤耐受性的理解能够帮助他们拓展癌症临床治疗的思路。

癌细胞对于治疗的耐受性是影响如今靶向治疗效果的重要的因素。在癌症恶化过程中,癌细胞不仅仅会产生对处理药物耐受性,而且也会产生对其它药物的耐受性,也就是所谓的"交叉耐受效应"。

由来自克利夫兰研究中心放射科的外科学家Jacob Scott领导的这一研究表明,药物的耐受性并不是广泛存在的。有时候产生药物耐受性的癌细胞对于另外一些特定的药物反而会变得更加敏感。这种耐受或者敏感的特征会随着时间不断地变化。理解这一现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把握,就有可能会促进新的疗法的产生。

【3】癌细胞为什么会耐药,或许得问问ABC转运体!

DOI:10.3897/biodiscovery.20.e11211

ABC(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体如何影响癌细胞的耐药性呢?一项发表在BioDiscovery的研究性论文研究了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达沙替尼(DAS)与ABC转运体(ABCB1,ABCG2)的表达量的关系,从而评估了这些药物转运体是否会降低治疗效果。

肿瘤靶向治疗是一种对正常细胞副作用较小的有效疗法。通过使用合理设计的可以干扰癌细胞生存增殖需要的特殊分子靶点的靶向药物,靶向治疗在过去数十年间带来了肿瘤治疗的革命性进展。尽管DAS是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性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有效药物,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ABC转运体的过表达会显著降低DAS的抗增殖疗效。

“但是现在我们并不清楚这些药物转运体是否会降低临床使用的DAS的治疗效果。”帕拉斯基大学的Petr Mlejnek博士解释道,“如果药物转运体表达水平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就可以解释我们在这项研究中发现的ABCB1、ABCG2表达水平与细胞在体外对DAS的耐药性之间的矛盾。”

【4】新研究揭示癌细胞耐药机制 联合用药让癌症不再回来

doi:10.1093/nar/gkw1026

最近科学家们在理解癌细胞为何抵抗化疗问题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进展。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癌细胞组蛋白的乙酰化修饰参与癌细胞对一类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机制。

大多数化疗和放疗方法通过引起DNA断裂达到杀死癌细胞的效果。不幸的是癌细胞能够借助一套专门的工具修复断裂的DNA,让癌细胞抵抗这种类型的治疗方法。

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阻止癌细胞对一类乳腺癌和结肠癌常用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关键在于改变化疗之后癌细胞进行DNA修复的速度和效率。领导该研究的Sherif El-Khamisy教授这样说道:“如果能够找到一种拦截癌细胞DNA修复工具的方法,让DNA修复变得更加低效,就能够促进癌细胞死亡防止对化疗药物产生抵抗。”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ucleic Acid Research上。

【5】Cancer Cell:成功绘制出癌细胞耐药的新型通路

doi:10.1016/j.ccell.2016.03.012

当高速公路因事故或重建而关闭时,司机们往往会绕道而行;同样地,当一种靶向疗法可以阻断促进肿瘤生长的通路时,肿瘤细胞通常也会设法“绕道而行”,最终就会产生疗法或药物的耐受性;近日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单一癌细胞进行研究发现了一种特殊方法绘制出了癌细胞所采用的绕道方式,这一研究刊登在了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

研究者James Heath表示,如今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癌细胞增殖转移的替代途径,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新型方法来切断癌细胞的扩散之路。本文研究中,研究者对胶质母细胞瘤进行了研究,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恶性的脑部癌症,尽管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基于肿瘤的遗传改变开发出了特定的靶向疗法,但这种疗法的效应通常是短暂的,而当进行多种疗法的结合后或许就可以为抵御癌症提供较大帮助。

【6】科学家发现新候选药物,可将多药耐药型癌症一网打尽

NUS化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简单而强大的生物筛选方法来鉴定抗癌药物候选物以克服多药耐药(MDR)。

某些类型的癌症可以适应并变得对称为凋亡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不敏感。这种现象称为MDR,其中癌细胞不再对药物有反应。 MDR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并影响患有各种癌症类型的患者。这是许多癌症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大多数抗癌药物通过细胞凋亡机制起作用,可诱导替代形式的细胞死亡的新药物候选物可能是绕过MDR的一种方法。这将潜在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结果。

2014年,国家大学化学系ANG Wee Han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有机钌化合物能够通过与许多临床药物不同的细胞凋亡相关途径杀死癌细胞。这些钌基化合物通过繁琐的工作流程被发现。该工作流程需要多个阶段的筛选,验证和详细的生物活性研究。整个过程花费了很长时间,涉及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7】Oncotarget :癌症治疗中获得性耐药的产生

doi:10.18632/oncotarget.8692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癌症科学研究所(CSI新加坡)Bhaskar Bhattacharya博士领导的一组科学家进行了一项有关获得性耐药(AQR)的研究,在癌症中用联合药物进行治疗并发现联合用药的获得性耐药机制不同于使用单个药物的耐药机制。本研究的发现可有助于减少癌症治疗中联合用药的获得性耐药性。

AQR是缺乏药物治疗的反应,它发生在持续治疗几个月后,常常会导致癌症的复发。结合药物治疗是癌症治疗的策略,通常在癌症治疗中得以应用,今天通过结合个别药物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可以更有效地攻击癌细胞。

传统上,AQR对联合药物的耐药性通过研究AQR对单个药物的机制已经有所了解。然而,通过目前正在测试的联合药物治疗大肠癌的临床试验发现,联合用药产生的AQR机制与单个药物产生的AQR机制不同。联合治疗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联合用药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及单个药物治疗的影响,而单个用药产生的AQR不包括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8】Nature癌症耐药新机制

doi:10.1038/nature14336

癌症耐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作为靶点治疗的激酶抑制剂对癌症治疗的临床有效性。例如,激酶抑制剂vemurafenib, erlotinib 和 crizotinib,分别对有BRAF突变的黑色素瘤,EGFR突变或ALK移位的肺腺癌有临床疗效。大部分患者对此治疗方法有反应,肿瘤缩小或是病情稳定。然而,耐药在6-12月内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出现了针对靶点治疗的常见并发症,阻碍了长期治疗的成功性。快速出现的耐药性来源于一小群细胞,它们是先前存在的,本身就耐药的或是可以快速适应药物治疗的一群细胞。这群耐药细胞是如何在肿瘤缩小过程中,应对微环境中的巨大变化的。对此过程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提高目前靶点抗癌药物的有效性。相关报道发表于4月15日的Nature杂志上。

研究人员们首先在老鼠体内建立了异质性肿瘤模型,他们将一小群vemurafenib耐药的人类黑色素瘤细胞(A375R)( 用TK-GFP-免疫荧光 (TGL)载体标记),这些细胞与未标记的vemurafenib敏感性的细胞混合,并将混合后的细胞(A375/A375R, 99.95/0.05%)打入老鼠。肿瘤长出来后,研究人员们用vemurafenib或者药物溶解剂治疗这些老鼠,并利用生物荧光成像仪(BLI)观察体内耐药细胞的生长情况。他们发现,vemurafenib治疗组与溶解剂对照组相比,混合细胞中的耐药肿瘤细胞数目有明显的增加。同时,vemuragenib对只有敏感性肿瘤细胞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9】Oncotarget:肿瘤微环境如何介导癌细胞对常规化疗产生耐受性?

doi:10.18632/oncotarget.11121

近日,刊登于国际杂志Oncotarget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Bellvitge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肿瘤微环境在结直肠癌对疗法产生耐受性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结直肠癌是全球第四大常见的癌症,也是引发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肿瘤微环境中特定分子如何保护肿瘤细胞免于常规化疗方法的杀灭,对疗法产生耐受性是如今很多癌症患者面临的巨大治疗障碍,因此阐明癌细胞对疗法产生耐受性的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癌相关的成纤维细胞(CAFs)是和原发性肿瘤细胞非常相近的一类正常细胞,研究者David G. Molleví表示,由CAFs分泌的特定细胞因子、炎症趋化因子及其它可溶性因子能够诱导减缓细胞循环的过程,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当在常规化疗存在的情况下,诸如上述因子就会稳定并且激活分泌的下游蛋白,从而尽可能地减少疗法的效用,然而目前有报道表明,对许多细胞因子有偏好的JAK/STAT信号通路的抑制或许就可以逆转上述过程。

【10】NEJM:个体化癌症疗法或帮助抵御肿瘤对靶向药物的耐受性

doi:10.1056/NEJMoa1508887

靶向作用驱动肿瘤生长的遗传突变的药物为多种严重癌症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但很多时候,肿瘤都会对药物产生耐受性,而且肿瘤经常是通过产生新的突变来促进耐药性的出现,这就需要科学家们不断开发更有潜力的药物来克服耐药性的肿瘤,近日一项发表在NEJM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麻省总医院的研究者就利用多种不同的靶向疗法检测了肺癌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进化情况,当耐受性促进第三代靶向疗法的开发时,新的突变就会恢复癌症细胞对第一代靶向疗法的反应。

Alice Shaw博士说道,对于很多使用第一代抑制剂药物复发的肿瘤患者而言,比如克里唑蒂尼,更多潜在且具有选择性的新一代抑制剂疗法或许对于治疗患者更为有效,然而对新一代抑制剂产生耐药性的癌症经常会对并不是那么强大的抑制剂产生耐受性,而且通常是通过产生新的突变来促进对新一代抑制剂的耐药性,而对老一代的抑制剂变得敏感。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