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分别传递了多位医药业内专家、行家、健康媒体同行的对于公立医院药价虚高问题的观点,目的是让公众了解医药行业问题的复杂性。
殳跃飞(浙江省长红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药店在药品采购过程也出现医药代表在声称供货价格是“底价”然后私底下向店长送红包的现象,一经发现,我们就奖励店长等额奖金,然后找供货商领导反馈:由于你们不是依据合同“底价”供货,所以才私底下向店长送红包,我们己经发了红包等额奖金,为此增加了我们的进货成本。
一是供货商必须在应收款中扣除此奖金额;
二是如果供货商医药代表再采取这样行为,将继续扣供货商应收款。因此而杜绝医药代表在药房中的违规行为。我认为:医疗机构药价虚高的根源是招标办、社会药店经营者处理医药代表问题在于监管与奖励配合,才能规避不合法回扣。
柏煜(北京康复之家医疗器械连锁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
本应市场来补位,又树电商政策墙。捆住手脚说供给,你说荒唐不荒唐?
杨联亮(浙江为诚医药集团董事长):
目前各大工业产供销一是由自己建设,在产值规模都不大的情况下,势必造成流通成本很高;另一模式是靠代理商销售,中国地方这么大、势必建立分省、地、县的各级代理商,代理商过多,代理规模大,也需要高利润支撑;这二种模式都直接推高药价。
在发达国家,这些普通药品根本不需要如此层层代理,直接交由第三方供应平台负责推广,第三方平台通过供应链管理做大规模及降低成本。只有第三方供应链平台强大了,专业化分工格局才会形成,药品通流成本才会下降。
李文杰(济南漱玉大药房董事长):
药品实施一致性评价会让药品质量提高了,同时也给生产企业每一个品种增加了很多质量控制成本,原材料成本增加了,药价一定会涨很多。最近厂家过来要求提高供价的非常多,提价幅度30%左右。
黄修祥(湖南省药品流通行业协会秘书长):
近期央视曝光了一组医药“回扣门”,这其实不是业内“潜规则”,而是“明规则”。总的来讲,和公立医院药房(门诊药房、住院药房)比较,社会药房药品的价格更实惠一些,当然不排除公立医院有些药品在取消加成后,短时间内有价格优势,但社会药房会很快调整过来。
出现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还在于社会药房是医药产业链条中最市场化的一端,它在服务、品类、价格等方面没有优势,患者会用脚投票。另外,社会药房不同于公立医院,它不享受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而市场竞争又非常激烈,怎么办?向上游要更多的资源,向商品要更多的利润,挤压尽可能多的价格水分,就成为社会药房的必然选择。
相反,现在的各级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和社会药房不同,尽管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但在现阶段,要完全杜绝“以药养医”相当难。原因包括:
第一、各地大医院独自开展的或以医联体、地市为单位推行的药品带量采购(二次议价),其节省下来的资金,基本上作为财政补偿安排给医院,用于提高医务人员的薪资待遇等。故医院药品使用量越多,获得的回报就越多,处方就更难以流转出来。
第二,通过招投标等诸多环节进入医院的同类药品,工作做或不做,销量可能天上地下,而身处其间的拥有处方权的医生甚为关键。
所以,不彻底实行“医药分开”,公立医院虚高的药价就难以降下来。五年后如此,五十年后亦如此。
文立高(湖南省株州市药品流通行业协会会长):
药价虚高的根源在从上至下被彻底扭转的价值观,那就是只有钱、没有诚信,唯利是图。公立机构的公信力也早已被丢尽。
其一,医生回扣成为刚需,无论怎么改,医生回扣必是实质存在;
其二,医院把治病救人当成生意做,追求效益最大化,过度用药过度医疗成为必然选择;
其三,国家每出台一个新政就是企业比拼投入比拚公关能力的竞赛,就是一次药品价格实质性推升的过程;
其四,政府开展药品招标以来,才开始有药价虚高问题发生并且逐年持续攀高,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导致招标的过程成了利益各方博弈的过程,谁从中获得最大利益?大家都心知肚明;
其五,舆论导向推波助澜,小题大做,无中生有,乱中敛财由来已久久,时有发生,加速了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医患关系的不信任,助推健康价值观的崩溃。
郑元铜(浙江温州市布衣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
古话说:“黄金有价药无价”。药品作为一特殊商品,其价格价值是和其作用关联性更强一些,其零售价和其成本价非要划个比例是违背市场规律的,否则又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所以药价虚高我认为是一个假名题。
药品价格高低不要让政府说了算、媒体说了算,应该由市场、需求说了算。
其实很工业医药上市公司年报中毛利60%一70%也很多,都是公开的数据,这些算不算虚高。在其他行业,毛利比药品高的有的是。而央视非要只对药品价格问题找一些问题来对比而找话题,我认为:同一种药不同生产企业,从原料,零售价可以进行规定一下。目前导致个别药品利润过高、虚高是由于公立医院的招标制度形成的。是由于药品在公立医院医疗系统相对的垄断性和“以药养医”背景下,医师掌握技术和患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的。
史铁军(医药资深从业者):
医院部分药价虚高既是生产厂家所在地物价部门审核不严格,监控不得力所造成的,也是医院临床药品生产厂家为了满足高额的税费、满足一些医生回扣诉求而定的。加大医院的医药分家才是最终解决办法。
而在社会药店所经营的绝大多药品的药价,都是通过充分市场竞争和患者的诉求而调控的,不存在回扣诉求问题。这就是两者差别。
昌文忠(医药资深从业者):
从上一届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管办分开,医药分开”都快10多年了。可见医改之难,医改不药改等于什么也不改,只有医药分开才是分水岭。
双轨制的医改随是一个很好的过度,可惜卫计委自己的刀难削自己的把,公立医院的药品药店想拿到公平的价格是不可能的,甚至不流通垄断是常见。只有在大力度的药监专业监管下,专业药店为市场主体环境下,医和药彻底分开能解决虚高问题,否则卫计委食药监都管谁也管不好的。
体制内的事挺难说的,弄不好中国的食药系统又得合并一次(变成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个部分)。没有一个专业化药监系统领导集体很难管好药品。
肖劲松(医药资深从业者):如果没有社会药店价格的比较,谁会知道医院药品的价格高呢?医院是国有公立的,药店是民营企业,医院药品的价格问题是多年来解决不了的问题之一,只能从体制上去分析才能说清楚,举个例子:医药分家提出若干年了,始终没有解决。
难道说公立医院的一些医生拿了医药代表的回扣,院长不知道吗?卫生局长不知道吗?
国家只负责公立医院医生的基本工资,那么它们盖起来的一栋栋高楼是靠什么?只有靠赚药品差价!
杜玉祥(辽宁建联医药董事长、辽宁省抚顺市政协委员):
药价虚高问题不能一概而论、盲目地一刀切说事,要有科学、客观论证存在问题,有符合实际情况解决具体问题的措施。
当治病救人的药品一味低价格、厂家生存不了即停产,公众无药可用;甚至存在药品被逼上价格死角,药品连一瓶矿泉水的利润都不如,此时药品生产企业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放弃生产,另是掺杂使假的假冒药品流入市场。老百姓常用的普通药品都不见了,许多摇身一变成为高端大气广告品,有的则彻底消失了。
对药品产业链条的真正了解,也是对所有生命的尊重。降低药价需要多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