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中西医结合不是单纯的相加

2018-01-05 09:52:19 来源:医师报

作者 张艳萍 陈惠 黄晶 贾薇薇

在2017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上,《医师报》特约采访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陈可冀院士、广东省中医院胸痛中心张敏州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张学智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医科陆付耳教授、上海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吴宗贵教授,从各自专业领域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与制约因素,共同探讨中西医结合发展之路。

陈可冀院士谈中西医并重:包容心态看待中西医结合

中医与西医产生的背景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历史悠久,其是几千年来流传的临床经验的积累,强调整体观,即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而西医在近几百年兴起,其对于微观指标的观察更多,检查设备也更完善,对于中医很多看不到的疾病现象,可借助西医手段,进一步找到解决方法。

因此,应强调中西医并重,以包容的心态看待中西医结合,并不只是单纯的相加,其中包含求异结合与求同结合,做到优势互补,其主要目标是更清楚地了解疾病的表现,进而找到更好的治疗方式。

中西医结合需要政府管理层面的支持,不仅要培养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同时要培养优秀的西医学习中医的人才,在对疾病有更深入了解的西医理论的基础上,继承中医经验,以探索更有效的诊疗手段。

中医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很长,如果要与国际接轨,首先应当解决语言问题,使中医更容易被理解,这需付出更多努力。同时,不仅要广泛开展中医学习,对于中医的循证医学研究也要有所要求,二者要齐头并进,以期积累更多中医理论证据,进而指导临床实践,完善诊疗手段,为患者带来福音。

张敏州教授谈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梗: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愈后防复

对于重大疾病的诊疗,过去多是对疾病的重点事件给予积极处理,但从医学人文而言,这并不是最好的干预靶点。

在疾病早期,中医强调“未病先防”作为核心理念,中医可通过改变患者体质,进而达到机体平衡;在疾病发生阶段,以心血管病的动脉粥样硬化为例,现代医学的干预手段为血脂调控等,而中医强调“既病防变”,即对已发生的病变进行干预,防止其进一步发展,具体而言是痰瘀同治,目前也已开展相关研究;在重大疾病阶段,如发生急性心梗或不稳定型心绞痛,应以现代医学技术为主导,中医协同配合,以进一步减少现代医学技术导致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等;在二级预防及康复阶段,中医强调“愈后防复”理念,其中八段锦、太极等非药物康复方法,可改善患者远期预后,促进心脏功能恢复。

中医专家学者应将重大疾病(如冠心病、心梗等)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作为切入点,进行治疗干预的同时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而不只是个案经验的分享与总结,应做更多严谨的循证医学研究,以期结果被现代医学所接受。

随着循证研究证据的不断积累,2016年,由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参与制定了《急性心肌梗死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实现从“专家共识”到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临床指南”的跨越。这是急性心梗救治的里程碑式事件,进一步规范中医医疗行为。

目前,中医药缺少客观的循证证据证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对于中医学者而言,不但要做好每一个病例,更要关注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关爱整个生命的全过程,并加强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中医首先是讲整体观,同时强调个体化辨证治疗,二者相结合,才会使中医治疗更易被接受。

张学智教授谈中西医结合预防药物不良反应:中西医结合减少抗生素应用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人体器官的衰竭不可阻挡,而慢病及老年病的治疗是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其优势体现在既可治病又能养生,即预防与治疗相结合。

同时,结合以往诊疗经验,中西医结合对于减少抗生素的应用独具优势。众所周知,我国存在抗生素应用过度的现象,抗生素治疗是一种攻击性治疗方式,其存在感染率高、不良反应高、耐药率高,以及根除率低、治愈率低的特点,或可破坏人体免疫能力,而药物不良反应可破坏器官功能性,使治疗更困难。对于细菌、病毒感染等问题,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治疗可通过调养正气,降低致病因素的入侵,进而可减少抗生素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体现是基于西医治疗辅以中医治疗,在减少不良反应的同时,通过西医诊疗的客观评价指标进行科学评估,使二者相互促进、协同诊疗,以给予患者更好的治疗结果。

吴宗贵教授谈中成药与西药使用:中医知识缺乏制约中医发展

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主要制约是西医对中医知识的缺乏。目前,我国主要以西医医院为主体,而临床使用的大部分中成药也是由西医医生开具处方。

但是,西医对中成药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局限性,临床医生获取中成药知识的渠道主要包括药品说明书、药品生产商的推广介绍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与患者获取药品信息的渠道类似,因此用药水平不高。

如何使中成药与西药二者合理使用,达到疗效相加、副作用相减的效果?从政府层面而言,应重视中西医并重,在全国范围开展中医学习班,广泛传播中医知识;从医生层面而言,应加强自身学习,增加对中医理论以及中药使用方法的了解;从企业而言,做药物推广的同时,也应当对药物作用机理等中医理论知识进行宣传。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使中药更好的发挥其诊疗作用。

陆付耳教授谈中西医结合预防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及并发症预防 中医药大有可为

中西医结合应充分发挥二者优势,取长补短,以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增加安全性,更全面地为患者服务。

以糖尿病诊疗为例,现代医学在研制或使用降糖药物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对于糖尿病前期及其并发症的防控并无有效的干预措施,给患者带来严重威胁。发挥西药在控制血糖方面的优势,同时发挥中药在糖尿病前期及预防并发症方面的优势,便可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病情,延缓并发症发生。

目前,糖尿病的诊疗已取得局部胜利,但糖尿病患者依然不断增多,形势严峻。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而言,生活方式干预,如调整饮食结构、适当体力活动等,可阻止疾病进展。而中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证据显示,中医药或可恢复胰岛β细胞的功能,在糖尿病前期干预效果明显。考虑糖尿病前期患者或因药物毒副作用以及对糖尿病治疗的抵触心理而不愿服用西药等因素,中药或可弥补西药在此处的空白,以免延误病情。

糖尿病不仅是血糖问题,其是异质性的多因素导致的疾病,单一靶点药物干预效果并不明显,而中药可干预糖尿病发展的多个环节,进而减少并发症发生。

来源:中西医结合不是单纯的相加,[531].医师报,2017-12-28(16)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