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2018年 生物医药投融资的盛景与前方 | 深度

2018-09-21 14:29:52 来源:药明康德

迄今为止,2018年健康医疗产业的投融资可以说是成绩非凡,几乎每个季度,流入这一领域的资本都创下新纪录。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讲,2018年都是卓越的一年。几年前,5000万美元的融资轮可能就会占据新闻头条,如今一亿美元的A轮融资都已经司空见惯。

今年5月,腾盛博药(Brii Biosciences)公司创建时的A轮融资金额高达2.6亿美元。Viela Bio(2.5亿美元,A轮), 基石药业(2.6亿美元,B轮),和GRAIL(3亿美元,C轮)公司今年完成的融资轮也都超过了2亿美元的大关。在涌入健康医疗领域的资本显著增长的前提下,每年新生初创公司的数量并没有显著增加,这意味着每个初创公司可能获得更多的资本投入。投融资盛景的背后,有着哪些原因?

高额投融资的基石

新的科研发现和新的技术每天都在不断地涌现,但是只有当这些新发现和新技术发展和成熟到一定程度,能够对人类健康和生产力产生确实的影响时,它们才能够广泛吸引投资界的目光。

癌症免疫疗法是技术成熟带来投资热点的经典案例。百时美施贵宝(BMS)的Opdivo和默沙东(MSD)的Keytruda的成功证明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有效性。而诺华(Novartis)和吉利德科学(Gilead Sciences)公司的CAR-T细胞疗法获得FDA批准也标志着CAR-T细胞疗法技术的成熟。这些重要的里程碑让癌症免疫疗法成为治疗癌症的主流疗法之一,也同时带来对癌症免疫疗法领域的新一轮投资热潮。在这一背景下,研发通用(off-the-shelf)CAR-T细胞疗法的Allogene Therapeutics能够在完成1.2亿美元的融资轮之后短短一周又计划1亿美元的IPO,就很容易理解了。根据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 SVB)的统计,在2018年上半年,癌症领域的新投资接近2.5亿美元,是所有投资方向中最火热的领域。

同样走向成熟的技术包括RNA疗法,Ionis Pharmaceuticals和Alnylam Pharmaceuticals的RNA疗法获得了FDA的批准。虽然它们目前治疗的患者群相对很小,但是这些成功标志着RNA疗法作为一种创新治疗方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样的例子还包括以Spark Therapeutics公司为代表的基因疗法,以GRAIL为代表的基因测序诊断技术等等。在小分子药物和生物制剂之后,这些新治疗方式的成功正在将投资者的目光吸引到创新技术平台上来。SVB的统计也表明,新技术平台的投资在2018年上半年也达到了2.3亿美元,仅次于癌症领域的投资。

十几年前,人工智能(AI)作为新兴技术,曾经也是大家讨论的话题,但是当时的AI缺乏真正的应用渠道。而近几年,新一代AI通过辅助图像处理,阅读电子病历,加快药物研发以及智能机器人等渠道,才真正对人类的健康和医疗诊断的效率产生影响。这才让AI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成为投资热点,例如,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开发创新疗法的维智基因(Verge Genomics)今年完成了3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成熟的技术自然能够吸引到投资者的关注。在2018年,投资健康医疗领域的资金主要有3个来源:第一类是专门投资健康医疗领域的传统风投机构,在2018年上半年,美国的健康医疗风投资机构募集到了45亿美元的资金。这一资金募集的速度有望与2017年看齐。第二类是投资兴趣广泛的投资者,在看到生物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后被吸引到这个领域来,它们大多聚焦于相对成熟的后期公司。 第三类投资者来自新兴市场,特别是亚洲国家的投资公司。例如,在SVB的2018年上半年投资分析中,通和毓承(6 Dimensions Capital)被列为最活跃的新投资者之一。

繁荣之下的隐忧

在健康医疗领域投融资欣欣向荣的今天,哪些因素会让投资者担心呢?近日在波士顿举行的BioPharm America会议中,几位投资界的专家指出了以下几个隐忧:

1. 科学研究的质量。当市场上充斥着资金时,资金储备丰富的投资者可能急于做出投资,而对投资项目进行的尽职调查有欠完备。如果这些公司遇到挫折,可能导致投资者的资金损失,并且让投资者对整个领域的热情衰退。例如,在阿兹海默病的研发领域,过去几年里出现过不少失败,过去,这种类型的失败案例可能会导致投资市场的冷却。尽管近年来的失败还没有影响到投资者的热情,但未来会怎样呢?

2. 人才的稀缺。当初创公司能够获得大量投资时,它们会利用这些资金招募业界的人才,建立优秀的研发和管理团队。但是在健康医疗领域人才库有限的情况下,出色的高管,药物研发人员和科学家们会集中在这些拥有大量资金的公司内部。对于那些拥有高质量科学基础的新公司来说,它们面临的问题可能是找不到足够多的人才来构建团队。而对于一个公司的成功来说,卓越的高管,优秀的研发团队和科学家们都是必不可少的。

3. 投资者的积极性。在基因疗法研发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令投资者驻足不前的重大挫折。1999年,一名患者在临床试验中因为接受基因疗法出现的免疫反应而去世。这一重大挫折让基因疗法领域的进展停滞了许多年。历史表明,投资者的积极性有时候很脆弱。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投资者仍然愿意承担风险。例如,在CAR-T疗法研发的道路上,也出现过患者死亡的挫折,CAR-T疗法导致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神经毒性仍然是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副作用,但是这没有阻止投资者向这一领域的投入。

中国对生态圈的影响

在2018年,中国的投资机构和中国的资本市场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影响引人瞩目。中国的投资者在2018年非常活跃。本文中提到的GRAIL,Viela Bio,腾盛博药和基石药业的重磅融资轮中都有大量中国资本的加入。迄今为止,专注于健康医疗领域的通和毓承在2018年不但投资合作项目众多,其投资组合中的公司也有出色的表现。例如,该公司投资的UNITY Biotechnology成功登陆纳斯达克(NASDAQ),通和毓承本身也于近日获得了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颁发的“中国最具活力的药物创新投资机构”奖。此外,包括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汇桥资本(Ally Bridge Group),和启明创投(Qiming Venture Partners)在内的投资机构在2018年也进行了多项投资,相当活跃。

同时,香港交易所(HKEX)上市政策的改变让没有盈利的生物医药公司也可以上市。这吸引了很多寻求国际资本的亚洲公司。 今年,歌礼制药、百济神州和华领医药相继在港交所登陆。其中百济神州在美国NASDAQ上市后在港交所再度上市。庞大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和政策的变化,让港交所日渐成为在NASDAQ以外的另一上市选择。

临床前公司的IPO热潮

2018年的一个新特点是很多年轻的生物医药公司在未获得FDA批准进行临床试验之前就成功IPO。据一些资深投资人统计,2018年成功IPO的临床前期生物公司已经达到至少7家,而2017年一整年只有一家临床前期公司成功上市(Denali Therapeutics)。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投资临床前期公司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在2016年,三家CRISPR公司Editas Medicine, CRISPR Therapeutics,和Intellia Therapeutics在开展临床试验前就成功上市。2017年上市的Denali的表现也非常出色。这些公司的表现也给更多的临床前期公司信心,让它们尝试IPO的选择。2018年临床前期公司IPO的热潮从另一方面也印证了投融资市场的火热程度,毕竟这种投资方式是风险较高的投资方式之一,它在投融资市场冷淡时是很少出现的。

结语

继2017年之后,2018年又将是健康医疗产业投融资创纪录的一年。今年资本市场火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资本市场的资金充裕,以及中国投资机构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在庆祝初创公司融资的成功之余,我们也应该警醒可能让热潮降温的潜在风险。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和研发管理团队从来都是初创公司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败是无法避免的,这需要投资人和创业者都对失败有清醒的认识,不让它们阻碍投融资和创业的发展。毕竟,要将科学研究转化为影响到人们身体健康的疗法和产品,资本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参考资料:

[1] The Biotech Industry is awash in cash. What could go wrong? Retrieved September 19, 2018, from https://knect365.com/partnering-insight/article/83142a11-659c-4952-b520-0ff0cbf4c12f/the-biotech-industry-is-awash-in-cash?utm_campaign=Share+Widget&utm_medium=Article+Share&utm_source=email

[2] Trends in Healthcare Investments and Exits 2018. Retrieved September 19, 2018, from https://www.svb.com/globalassets/library/uploadedfiles/content/trends_and_insights/reports/healthcare-investments-and-exits/healthcare-report-2018.pdf

[3] Preclinical biotech companies are having an IPO bonanza. What’s the draw for investors?Retrieved September 19, 2018, from https://www.statnews.com/2018/07/24/preclinical-biotech-companies-are-having-an-ipo-bonanza-whats-the-draw-for-investors/

[4] Pushing preclinical: Wave of early-stage biotech IPOs tests investor risk appetite. Retrieved September 19, 2018, from https://www.nasdaq.com/article/pushing-preclinical-wave-of-early-stage-biotech-ipos-tests-investor-risk-appetite-cm960596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