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健闻郑琪
国家卫健委的一纸文件,激荡了平静许久的诊所行业。
5月13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布了《关于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将在十大城市放开新办诊所的审批,简化准入程序。凡开办诊所的,报所在地县(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备案,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
《意见》提出,将利用2019—2020年的 2 年时间,在北京、上海、沈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0个城市,推出这一试点工作,以促进诊所发展、提高诊所医疗服务质。根据试点经验,完善诊所建设与管理路径后,国家卫健委将在全国推广放开诊所审批的政策。
文件很快便传播开来。不少“几日没说话”的行业微信群里开始激烈讨论:乐观者坚信政策将为行业带来巨大利好,悲观者则看到了利好背后的种种困难。
政策将推动医生流动与支付改革
看到文件后,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执行院长李定纲有些激动地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段文字:“中国医生与护士走进市场之时,是百姓健康的幸福之日!”在他看来,对百姓而言,真的不需要几万家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反而是需要 10 万、20 万、甚至更多的诊所。
李定纲告诉八点健闻,诊所是小而精、小而灵的医疗机构,可以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弥补医院医疗资源不足所形成的市场空缺。更具体来说,医生和护士除了解决大病,还需要有更多时间、近距离地为居民看小病、老年病、慢性病。因此小诊所更能满足人的健康需求。
近年来,三级分诊、门诊禁液、跨省执业、备案制落地等大量鼓励基础医疗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诊所市场的发展得到推动。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新医改以来,诊所数量以每年6000-7000家的数量在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全国共有诊所(含门诊部)24.8万家,与2017相比,新增了1.8万家。
然而目前诊所的服务供给依旧严重不足。
5月11日,在丁香园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诊所发展大会上,台湾联安医疗集团总执行长颜鸿顺提到,20 多年前,台湾的基层诊所与大陆目前的基层诊所状态是一样的,基本都是以自费的疾病治疗为主,但目前台湾的基层诊所已经进入到了非常饱和且竞争激烈的阶段。颜鸿顺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 年台湾诊所数量为 11452 家,而便利超市的数量为9648 家——诊所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便利超市。
诊所的数量上来了,虽然行业竞争激烈,但对老百姓来说,看病变得方便。国内首家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说,按照这次诊所政策的调性,大陆改革步伐将会加快,预计在十年左右就可以追平台湾。”
《意见》为诊所的发展具体提供了哪些便利?用李定纲的话说:这个政策“会让一批有心开诊所的人,行动起来。”
首先,《意见》将优化诊所执业许可政策,简化诊所准入程序,取消规划对设置诊所的限制,将诊所由执业许可改为备案制管理。跨行政区域经营的连锁化、集团化诊所由上一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一备案,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的由所在省份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分别备案。
其次,重新给诊所定位。强调诊所的功能是为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确保诊所服务能力和质量安全是诊所设置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对诊所设置的审核,从以往重点审核设备设施等硬件设施,调整为注重对医师资质和能力的审核。《意见》要求在诊所(不含中医诊所)执业的医师必须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资格。鼓励在医疗机构执业满5年,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资格的医师,全职或兼职开办专科诊所。
再者,《意见》显示国家将通过支付手段,支持民办诊所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意见》鼓励各地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符合条件的诊所纳入可以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医疗机构范围。鼓励诊所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对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诊所,在人才培养等方面执行与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同等补助政策,对其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给予适当支持。为诊所全职工作的医师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诊所发展的价格、医保等相关政策。
张强指出,这次的政策是在此前深圳等地的实践经验上制定的,但相比深圳和杭州的诊所准入开放政策,这次的政策内容也更加精细,清晰地表明了相关政府部门对于基层医疗发展的态度和构想。
(记者注:2017 年 11 月出台的《深圳市诊所设置标准(试行)》,放宽了在深圳举办诊所对人、财、物的要求。)
国家卫健委发文推动诊所发展是一个抓手,其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是,强基层,促医生流动,并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
具体来说,目前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有三个,一是医生没有流动起来;二是支付方式的改革不到位;三是缺少适合医生发展的平台。
随着诊所开办门槛的放低,医生的流动成本下降,一些医生会率先行动起来。此外,当诊所行业达到一定的规模,保险(包括医保)也会更大范围地采买诊所服务。所以诊所的改革也可以带动支付方式的改革。
对于很多奋斗在诊所行业一线的人来说,意见的发布无疑让他们感到兴奋。
妈咪知道CEO 梁亮告诉八点健闻,对于妈咪知道儿科诊所来说,这个政策是大利好。“我们原本就在北上广深开设了8家诊所。如《意见》所示,允许跨行政区域经营,对于我们连锁化、集团化发展,可以减少其中的审批环节,大大提升效率。”
此外,梁亮补充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诊所不作限制”,对诊所经营者来说也是大利好。之前开设诊所会受到很多规划的限制,比如位置限制、科室限制等等,放宽限制,利于调动医疗从业者的积极性,盘活民营诊所市场。
梁亮强调,“妈咪知道不仅有诊所、也有门诊部,希望这个促进诊所发展的政策,将来也能拓宽至门诊部。”
医生开诊所失败率高
政策虽好,仍需理性对待。
首先,落地难的问题不容忽视。一位来自深圳的资深诊所运营人员告诉八点健闻,“跨行政区域经营的连锁化、集团化诊所由上一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一备案,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的由所在省份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分别备案”,这条政策对诊所运营者来说是很大的利好。“比如我们在深圳备案了,按照这个条例,我们就可以广州开分诊所,甚至跨省行政区域去上海开。”但他提到,“现实情况是,不要说跨省级、跨市级,就是在深圳,不同区的诊所都有不同区的卫生部门管理,标准都不一致,操作起来非常繁琐且困难。”
其次,对于允许医生兼职开诊所也不能盲目乐观。
成都吕医生连锁诊所创始人吕奉平表示,对于开办诊所这件事,医生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如果遇到好的政策就一拥而上,是不理性的。她解释到,中国对医生的教育里面并不包含“诊所运营管理”这一项,但开诊所的试错成本却很高,当大批量的同质化诊所出现,医生们面临的竞争压力会很大。
“一个诊所前期的租金、物业、药品等几项成本等就要 50-80 万,这还不包括人力和运营成本。”吕奉平强调,目前行业内开诊所的失败率在 70%左右,一旦失败资金方面的损失都会给医生造成很大的压力。
原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提出,政府政策松动,加大社区医院诊所建设,是非常利好的。尤其是鼓励在职医生办诊所,会促使市场逐步成熟,更具公平性。但市场的成熟会给诊所的管理者带来挑战。”过去我们办医很难,审批很难,现在既然放开了,只要你有能力、有本事就办,竞争就会出现。”
他认为,将来办医的不一定会是医生,而是会加入很多具有经营头脑的人,“专家出来办医院没有几个是成功的”。
对此,张强也表示,医生兼职开诊所不会成为主流,因为医生必须通过其所在的主要执业机构(一般是公立医院)同意才能兼职,但是大多数公立医院都不会同意,所以兼职方面不会有很大的突破。不过,张强补充到,“有一些医生可能会辞职开诊所。”
“诊所”的概念待界定
还有业内人士提出,此次《意见》对诊所的概念指向不明确,具体多大规模算诊所,还不清楚。
卓正医疗总裁周方告诉八点健闻,诊所是一个很泛的概念,这次文件中所说的“诊所”应该是指规模比较小的个体诊所或者专科诊所,但是类似卓正这种规模较大的综合门诊部来说,“备案制”估计暂时还实现不了。
张强补充道,这次的文件提到国家会对诊所的概念和标准进行修订,但是并没有说具体会修订成什么,留有一定的悬念。
“不过,总的来说这次政府对推动诊所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是清晰的。”张强说,这次诊所政策的试点在十个城市开展,而且这些城市分布在全国东西南北中,较为均匀,试点时间的安排也很清晰,可以很快被落实推进。